鲁迅的翻译和中国现代文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研究已有七十多年,有关专题研究包括鲁迅思想研究、杂文研究、小说研究、与其他文学家思想家的比较研究、以及鲁迅的翻译研究等。鲁迅在许多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而这些贡献和他的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鲁迅首先是一位翻译家,他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译开始,也是以翻译结束的。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揭示鲁迅的翻译在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中的作用,为鲁迅的多角度研究以及和鲁迅一样身兼译家、作家双重身份的翻译家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鲁迅研究尤其是有关其翻译研究的状况及兼具作家和翻译家双重身份的译家研究,指出兼具双重身份的文学家从翻译和创作两方面推动本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进程。 接着,作者借鉴以色列学者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有关翻译文学在一国文学系统中的位置及作用的论述,并结合鲁迅本人有关翻译和创作关系的言论,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出现的翻译活动高潮以及由此带来的翻译文学的繁荣,对我国现代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催生作用。 然后,作者分别从现代儿童文学、文艺理论的指导作用、现代汉语的形成各方面描述鲁迅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首先,他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一翼——儿童文学。鲁迅自己的儿童文学译作本身即从内容上丰富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儿童年龄特征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又促使他为中国的儿童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出“有益”“有味”的作品,即既要注重作品的教育意义,又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表现在语言上是简单如话,在题材上则是多样化。此外,鲁迅的译作诱发了其他儿童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灵感,他们为推动中国现代儿章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鲁迅的文艺理论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鲁迅曾两次集中翻译外国文艺理论,一次是20年代中期翻译日本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一次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科学文艺理论的译介。尽管先前已有人翻译部分或全本,鲁迅所译《苦闷的象征》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最为广泛,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对鲁迅自己的创作《野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为中国当时的文学理论著作提供了参考。鲁迅对科学文艺理论的翻译是客观历史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well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它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借助语料,我们分析了well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四种语用功能:(1)言语行为面子威胁缓和语;(2)
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永贞革新是中唐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其后,唐代文学又迎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这不是偶然的。韩愈、柳宗元、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的市场功能和产业性质日渐显露,文化可以也应当成为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共识。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主要是以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为核心,而随
苏轼的诗歌是宋代诗歌创作的最高典范。他的诗歌众体皆备,其中绝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艺术成就杰出。他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体,大胆创新,为宋代绝句树立了创作的典范,
光谱分析作为现代分析测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以很少的样品损耗提供较全面的物质特征信息,因而在冶金矿业、地质地貌、工业机械、石油化工、医药安全、卫生质检等领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文言笔记小说之一,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学界对此书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作为此书创作主旨的劝惩却一
论文通过重读曹禺的剧作,在尽量吸收以往曹禺研究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认为学界对曹禺的创作历程的认识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无论是很长时间内将曹禺的创作历程分为“现代”
建国后,从五十至八十年代期间,中国文坛上频繁出现修改现象。修改数量多、修改内容大、修改次数频繁,是这一现象的特征。本文不全面阐释这修改现象,而以柳青的著名长篇小说《创业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和转型期。转型期间的矛盾愈发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逐渐增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特别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以29%的速度
本文主要论述孔子对《诗》三百的研究与贡献。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诞生于先秦时代,具有纯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