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ITP发病机制多样,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吞噬破坏被认为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等(多为免疫球蛋白IgG)抗体的Fab段与血小板结合,抗体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表达的Fc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信号,导致血小板被吞噬破坏。Fc受体有多种异构体,表达在吞噬细胞等表面FcyRIIa、FcyRIIIa是与IgG低亲和力结合的受体,可介导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多种研究表明这两种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FcyRIIa在胞外配体结合区域存在单碱基突变,产生单核苷酸多态性,出现了三种基因型:H/H、H/R、R/R。FcyRIIIa也在胞外配体结合区域出现单碱基突变,表现为基因型为F/F、V/V、F/V的多态性。这两种多态性被认为是功能性的,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很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Fc受体多态性在ITP中的作用研究结论不一,研究人群数量偏少,中国人群研究很少。
研究目的:
1、研究FcyRIIa、FcyRIIIa基因在中国ITP患者中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观察此两种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正常人群的差异。了解与国外人群相比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2、研究FcγRIIa、FcγRIIIa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与抗核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ITP患者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和病程的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测定FcyRⅡa、FcyRIIIa基因在ITP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多态性。使用ELISA方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
研究结果:
1、纳入统计的ITP患者为172例,健康对照191例。年龄分布在18~81岁,男女比例约为1:2.5。2、FcγRIIa基因型频率在ITP组(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ITP)与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分别为H/H基因型18.6%vs25.1%,R/R基因型9.9%vs9.9%,H/R基因型71.5%vs64.9%,P>0.05。2、在原发性ITP患者中,ANA阴性患者的FcγRIIaH/H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ANA阳性患者(24.6%vs7.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性ITP中ANA抗体滴度与FcγRIIa基因型多态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3、ITP患者中PAlgG的阳性阴性率、发病时的血小板计数、FcγRIIa基因型频率两两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4、原发性ITP患者病程12个月以下的FcγRIIaH/H、R/R、H/R基因型频率与12个月以上者相比分别为13.9%vs14.0%,11.1%vs9.3%,75.0%vs76.7%,P>0.05。5、FcγRIIIa基因型频率在ITP组(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ITP)与对照组分别为F/F基因型15.9%vs9.2%,V/V基因型9.1%vs5.7%,F/V基因型75,0%vs85.1%,P>0.05。ANA阳性与否与FcyRIIIa基因多态性也无明显相关性。5、中国人群FcγRIIa、FcyRIIIa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国外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1.ITP患者FcγRIIa各基因型的分布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提示在ITP的发病机制中,FcγRIIa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2.ANA阴性的原发性ITP患者其FcγRIIaH/H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ANA阳性者,推测H/H基因型在清除机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减轻炎性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3.FcγRIIa基因型频率与PAlgG、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均不相关,不能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4.FcγRIIIa基因型频率在ITP组及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该基因多态性与ANA是否阳性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