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是由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一直是影响我国苹果产量的三大病害之一。苹果轮纹病菌的寄主范围广,除苹果外还危害其他果树,如梨、葡萄等,高温多雨地区发病严重。苹果轮纹病在中国各大苹果主产区均有发生,且在苹果果实储藏期仍持续发病,严重的影响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在当前生产中,使用化学药剂仍是防治苹果轮纹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导致苹果轮纹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现象严重,加之存在交互抗性的问题,给苹果轮纹病的有效控制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的10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两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醚菌酯和嘧菌酯的敏感性,建立了两种杀菌剂的敏感基线,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对这两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采用醚菌酯筛选和紫外线诱变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获得苹果轮纹病菌抗醚菌酯突变体,并研究其抗性水平、交互抗药性、抗性稳定性、致病力和离体适合度等生物特性,初步评价苹果轮纹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风险,从而为抗性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醚菌酯和嘧菌酯均较为敏感,同一种杀菌剂对供试的苹果轮纹病菌株的EC50值差别不大。嘧菌酯对供试的100个田间苹果轮纹病菌菌株的EC50值分布在0.5733~1.2978 mg/L,EC50平均值为0.8646±0.0108 mg/L。醚菌酯对供试的100个田间苹果轮纹病菌菌株的EC50值分布在0.8884~1.6098 mg/L,EC50平均值为1.3032±0.0123 mg/L。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100株田间苹果轮纹病菌菌株对嘧菌酯和醚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单峰曲线,且符合连续的偏正态分布。因此,EC50平均值0.8646±0.0108mg/L和1.3032±0.0123 mg/L可以作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对嘧菌酯和醚菌酯的敏感基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嘧菌酯和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0002,p=0.7509>0.05)。不同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对同一种杀菌剂的EC50平均值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通过紫外诱导的方法获得孢子悬浮液,并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筛选,共计获得5株抗醚菌酯苹果轮纹病菌突变体。抗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醚菌酯对抗醚菌酯苹果轮纹病菌突变体的毒力(EC50)分别是52.4392、66.0960、61.7885、62.2381和51.1535 mg/L,分别是亲本菌株的55.6倍、69.4倍、64.9倍、65.3倍和53.7倍,属于中高抗突变体。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菌株相比,5个抗醚菌酯突变体对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氟醚菌酰胺和代森联的抗性倍数分别介于0.94-1.38、0.90-1.98、1.17-2.40和0.94-1.19之间,不表现为交互抗性或负交互抗性,对嘧菌酯的抗性倍数介于3.67-6.36,表现为存在一定的交互抗性。菌丝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菌株相比,96 h时的抗药突变体的菌落直径明显较小。致病力测定结果也表明,与相对敏感菌株相比,尽管抗药突变体的致病力没有丧失,但在苹果果实上引起的病斑直径明显较小。抗性稳定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将抗药突变体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接培养7代和9代后,其抗性倍数均明显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抗醚菌酯苹果轮纹病菌突变体存在抗性适合下降现象。水杨羟肟酸(SHAM)对醚菌酯的协同增效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加SHAM相比,当加入最终浓度为100 mg/L的SHAM时,醚菌酯对抗醚菌酯突变体菌株的毒力分别提高了2.60、2.54、2.47、3.08和2.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