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结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b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Verhoff铁苏木素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9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并取10例结肠正常组织对照。 结果 1、结肠癌VEGF表达:可见有深染的大颗粒分布,排列不规则,密度较正常结肠组织中大。VEGF表达阳性细胞呈棕红色,呈明显的异质性。阳性细胞主要位于侵袭性癌的浸润边缘和坏死组织周围,呈散在、片状分布于癌组织中,少数标本全部阳性染色。 2、结肠癌组织中的MVD:微血管染色呈棕红色,一般呈管腔样结构,有些只见内皮细胞呈点状或线状不均匀分布,最密集的染色区域主要位于癌灶边缘。 3、VIP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光镜下,小血管周围细胞浆内具有大量的棕黄色至棕褐色VIP阳性颗粒成团分布,密度大,颗粒大小也有所增加。 4、VEGF、VIP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转移组VEGF、VIP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32例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癌中VEGF、VIP表达,经配对t检验,转移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原发灶(t=3.871,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VEGF、VIP表达水平是结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当一个结肠癌VEGF、VIP表达的FI=1.0时,其发生转移的概率P=0.503,当FI=1.5时,P=0.707,FI值每增加0.503,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度增大1.405倍。 结论 1、结肠癌的组织相远远偏离正常结肠的组织相。 2、结肠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均与结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均可作为预测结肠癌发生转移的指标。 3、含VIP免疫活性的内分泌细胞在结肠癌中有明显的表达。因此可以综合利用VEGF和VIP来判定结肠良恶性病变及转移的危险性。 4、在由正常结肠组织向结肠癌的发展过程中VEGF和VIP均经历了由低表达到高表达的过程。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前列,且发现时多已是进展期,癌细胞浸润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手术预后主要原因。因此探究胃癌浸润转移
水芹是水生蔬菜之一,易腐烂,以鲜食为主。将水芹进行精深加工、开发成蔬菜酱,丰富产品的种类。分析蔬菜酱制作配方中的果胶、蔗糖添加量及pH,利用Design-Expert 8.0设计水芹
胃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现已证实,在肿瘤发生多阶段癌变过程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为其中两个重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表现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腹水检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分析与腹腔内转移性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特点,达到早期诊断腹膜恶性
为了探究mmu-miR-146a-5p(鼠源miR-146a-5p)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mu-miR-146a-5p模拟物和抑制物分别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qPCR定量分析
针对水库大坝填筑施工,结合湖南某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在按相关规范要求明确填筑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分别对堆石区、主堆石区、特殊垫层、垫层与过渡层的填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
目的:对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2005年12月)、OVID(1993年~2005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三期)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起湿地流失是我国湿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美国湿地资源丰富,美国政府曾鼓励湿地开发和利用的政策和法律随着湿地的快速流失在近三十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
微课程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
前言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它以自身RNA成分为模板,催化合成TFAGGG重复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维持端粒长度不变。端粒酶主要由hTR、TEP1和hTERT组成,一般认为hT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