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地区,亟需在发展的过程破解“PPE”怪圈,实现“人口—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低碳发展也势必成为了贫困地区重要的发展路径之一;同时,也为拥有大量生态资源和碳汇资源的贫困地区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关于致贫因素和反贫困理论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是低碳扶贫/减贫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PPE”怪圈也有了新的时代特征,相关的文献研究较少;兼顾县域尺度和片区尺度的多年度定量分析研究成果也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对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低碳发展状况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为寻求破解“PPE”怪圈的切入点,将“人口—社会—环境”系统分解为“人口—社会”、“人口—环境”、“社会—环境”子系统并单独分析。以土地资源为媒介,构建产业空间,建立“碳汇资源—土地资源—产业发展—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分析范式,完成“人口—社会—环境”系统重构,形成全文的理论框架。本文收集整理了11个连片特困地区共505个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资料。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空间数据用以分析县域尺度和片区尺度的土地资源和碳汇资源变化,空间数据来自于多年遥感解译数据,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得到县域尺度数据。统计数据则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口、投资等数据,并依托空间矢量数据进行了空间化处理,与空间数据进行联合分析。本文主要贡献在于:县域尺度和片区尺度的分析覆盖了全部贫困县市区;通过“人口—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寻找首要失衡因素;通过“产业发展—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和低碳生产率分析寻求破解“PPE”怪圈的切入点,并从要素效率和技术变化角度探讨了低碳生产率提升的途径;引入碳汇资源以衡量和预测贫困地区的环境压力变化,并以资源价值引导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效率提升。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主要有:第一,11个连片特困地区碳排放规模在十年间增长了138.22%。平均碳排放强度从1吨/公顷增长至超过3吨/公顷,碳排放规模和强度的分析结果为连片特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第二,“人口—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约40%的贫困县市区存在系统失衡现象。在所有失衡类型中,严重和极度失衡的占比约为13%-19%,轻度和中度失衡的占比为17%-20%,濒临失衡的占比超过了60%。导致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失衡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人口—社会”因素。解决经济发展滞后是破解“PPE”怪圈的切入点,同时需要选择对其他子系统负面影响最小的发展路径。在环境约束与人口规模约束下,以低碳产业发展促进人均GDP增长成为了连片特困地区实现全面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第三,“产业发展—碳排放”关系反映了“人口—社会”子系统内部的技术水平变化,产值与碳排放的增长弹性“脱钩”代表着技术水平提升,对改进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提高技术水平,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水平变化在“人口—社会—环境”中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影响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第四,以非参数技术效率分析解释技术水平的变化。DEA低碳生产效率分析模型分为农业部门模型和非农产业部门模型,分别在片区尺度和县域尺度进行了分析。非农产业部门的效率情况优于农业部门。在整体生产效率达到生产技术前沿或效率值不断提升的片区中,内部个体效率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无效率因素中,投入与产出的无效率贡献率在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第五,在县域尺度,从要素投入角度探讨效率提升的对策。在投资维度,核算碳汇资源价值与投资缺口的关系,以现行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和财政补贴政策调整碳汇资源定价,依据碳盈余和碳平衡指标制定低碳减贫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碳汇资源价值实现和扶贫资金的投入效率均有积极影响,突出扶贫资源的低碳导向。在土地维度,以碳汇资源价值和不同土地类型碳汇能力为依据,体现土地要素的生态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探索土地资源价值的生态化、证券化,进而在土地利用类型和规模调整中实现长期化和市场化的补偿,更有利于实现低碳发展和精准扶贫目标。在劳动力维度,从生态迁移、经济迁移和劳动力效率提升方面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变化对“人口—社会—环境”系统的多重影响。第六,进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分析,阐明主要增长来自于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改善”与实现“产业发展—碳排放”脱钩、“人口—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在低碳减贫发展实践中,应重视改善技术效率;在技术进步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须关注技术进步的环境属性,兼顾减贫发展的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第七,引入环境压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传统IPAT模型和STIRPAT模型进行调整,采用岭回归方法对各片区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剖析不同片区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财富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而人均碳汇资源禀赋尽管普遍发挥作用,但影响偏弱。在技术弹性系数显著的片区中,技术的正向效应可以弥补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逆向效应。利用IPAT模型对2020年全面脱贫这一关键时间节点的环境压力进行预测。单方面追求环境目标或减排目标均不利于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目标实现,以减排目标为中心,适度调低经济发展目标,是较为可行的协调发展方案。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改善技术效率作为当前贫困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破解“PPE”怪圈。以碳盈余为标杆引导扶贫资金配置,实现碳汇资源价值,突出扶贫资金的低碳导向。使碳汇资源价值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各类扶贫工程中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土地要素的供给侧改革。注重人口经济迁移与生态迁移的协同作用,优化城乡劳动力配置,防止人口过度迁移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技术进步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须关注技术进步的环境属性。从贫困地区的现状和目标出发,以技术提升和减排目标为核心,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控制目标。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与要求,显示着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评价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想成功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人才信息化尤其是教师教育信息
在证券市场的交易制度中,竞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是世界国际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两大核心。竞价交易制度,又称委托驱动交易制度、集中竞价制度,具体是指开市价格由集合竞价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从1990年到2011年这21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无人问津直至炒作盛行,由政策市主导直至股权分置
本文针对经典的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求解复杂适应度优化问题时间代价过高的不足,对群智能优化算法的适应度估计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吸引子传播聚类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机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节奏的加快,大批量的乡村原始建筑逐步消失,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文化对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具有猛烈的侵蚀。在此背景下,中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是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传承至今,构成了川西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
《农业气象学》是农林类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体验,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Agric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可能导致经济风险在更大范围内的传导,对经济风险的传导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股市为研究对象研
<正>非常荣幸代表芝加哥世界商务组织来参加这个盛会,芝加哥世界商务组织是一个政府和企业合作的伙伴组织。在芝加哥,长久以来一直都有政府和企业之间友好合作的优良历史传统
会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与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苏州地区7所医院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