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题来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教育项目---保护德保苏铁项目子项目。论文以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的保护为研究对象,引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德保县敬德镇扶平村采取访谈、调查问卷、教育培训等方法,从社区的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以社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为导向进行研究,旨在建立社区参与德保苏铁保育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德保苏铁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分布在滇桂交界区,即广西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相邻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种类。其模式居群---扶平居群已划入县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种种原因,保护区管理机构迟迟没有落实,相应的保护区管理条例也没有制定,保护区没有与当地居民签订共管协议,林地仍属社区居民集体所有,保护区周边居民生活贫困,受教育的程度低,保护意识淡薄,德保苏铁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本研究引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来实施与推进德保苏铁保育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保护德保苏铁项目组”,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课程专家、研究生(作者)以及广西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由作者及项目专家对志愿者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新课改知识、环境教育活动设计、团队建设、当地风土人情等知识培训。志愿者到当地进行义务支教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带去外界新信息、课程及环保新理念,活动遍及学校、社区;同时制作宣传板报对项目的内容、宗旨进行宣传。
开发校本课程并积极实施。在保护区当地学校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作者为专家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并分派小组内教师到广西师范大学接受相关知识培训。课程小组拟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方案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作了明确规定,由全校教师评议通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开发以活页讲义的形式呈现的“德保苏铁保育”校本课程。作者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德保苏铁保育》校本教材,现正在当地试用。教材内容包括:趣味生物知识、苏铁知识介绍、德保苏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每部分内容附上以开放性活动为主、打破学科界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相关活动设计。为使活动可持续进行,学校规定每两周每班安排1节课用于校本课程实施,每周四下午第三节为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时间;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到学校督促教师,并针对该校的现实制定出相应的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开发;广西师范大学的课程专家通过网络技术与学校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对教师进行理论指导。为方便社区与学校之间互动,广西师范大学在上平屯建立“德保苏铁保护和教育基地”,中心校也在上平屯建立“保护苏铁学习基地”。
在社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社区居民是保护和发展的主体,必须要让居民参与到保护规划工作中,因而必需发展社区经济、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素养。在教育活动中聘请技术员为居民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从外界引进生态致富项目,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利用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宣传,抵制不健康的休闲方式,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社区里推举村民代表修改早已与时代脱节的村规民约,增加环境保护、苏铁保护、财务管理等内容,用以规范村民的行为。
可持续保护模式在宣传教育这一有力手段的运用下成功建立,这一途径不但确保德保苏铁种群的不断壮大,同时也惠及社区居民及其后代、广西各高校学生(志愿者),更有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当地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师的发展,主要意义和价值表现在:改变当地村民的经济落后面貌,提高了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改进学校的管理方式,从根本上改善德保苏铁及其生态、社会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论文还对社区参与的德保苏铁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对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珍稀濒危植物的长期有效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