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崛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建筑密度的增加,城市景观格局发生改变,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与此同时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导致气候变暖引起自然水文循环的变化,洪涝灾害显著增加,而且在未来的几十年间情况会恶性循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中水问题特别突出。频繁的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以台山市北新区石花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试图通过此实践解决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的定义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其本质是将一个逆自然的人工城市向顺自然的天然城市转变,形成城市的弹性适应空间,重新构建天然雨水循环并还原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环境。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结合国内外案例的详尽分析,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重点介绍滞留系统、传输系统、调蓄系统三方面的技术应用,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下凹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旱溪、湿塘、人工湿地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台山市北新区石花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海绵城市为主要设计理念,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城市景观。在设计前期,需要将场地水文条件和地形条件等调查清楚,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环境和地形等;同时在设计阶段,园区内的构筑物尽量采用绿色屋顶技术,避免大面积铺装出现,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透水性铺装打造硬质铺装,并且在市政道路交接边缘、场地和建筑周边采用雨水花园技术,更好的收集利用雨水,同时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合理利用下凹绿地、植草沟等海绵城市技术,同时结合丰富的地形,打造自然绿地景观同时具备良好的雨水收集、传输、净化等功能;水体设计时利用人工湿地的海绵城市技术为支持,在现状山体标高的基础上进行层级设计,阶梯式的跌水设计结合种类丰富的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同时水体湖面多为浅水,降低旱季补水的压力。山体的自然雨水经过道路边的生态植草沟,缓解暴雨径流,排入山体的各级阶梯式跌水湿地泡池内,在湿地泡池内种植种类丰富的水生植物进行自然净化水体,使之成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雨水收集为景观特色,能够提供丰富休闲体验,凝聚城市活力的生态城市公园。此次项目的实践为我们探索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