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与社会的发展不但要求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与之适应,而且需要有大批后备人才促进化学的发展,化学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则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巨大动力。目前中学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基础。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兴趣培养的间断性、低层次性和应试化倾向等问题。教育领域内的“对话”是师生合作互动、理解和沟通的交往过程,是师生之间尊重坦诚、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引导的态度,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广义的“对话”还包括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和认知方式。目前在化学教学领域,“对话”主要体现在师生围绕知识、技能等方面以言语型对话为主要形式进行。把“对话”作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手段而追求知识获取的近期效果,没有从更高的角度来思考“对话”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忽略了作为教学理念的“对话”才是学生主体性的本质体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课程文化,它和需要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问题解决理论等理论共同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近五个月的时间内,研究者通过兴趣水平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学业成绩测验(前测、后测)等方法,从运用“对话”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和运用“对话”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实施策略两个角度进行构想,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动中进行“对话”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本次研究的关键在于把作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交往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各种对话策略融合在一起,把通过“对话”所产生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对兴趣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关注知识价值,更关注过程价值;不仅把它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培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把它作为教学的归宿,激发学生更强、更广泛的兴趣;教师不仅本身主动进行对话,而且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意识和行动。实践证明,通过具有一定主题的“对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去寻找新的主题,使学生带着兴趣走出教室,之后还能够带着更多的主题走进教室;“对话”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各个角度和各个层面的发展都能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对话”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积极地影响;“对话”直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同时,“对话”也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