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压燃(GCI)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提升和爆震特性及控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油压燃(GCI)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低排放、高效率燃烧技术。然而,对于发动机低负荷工况,由于汽油燃料反应活性较低,在缸内较低的热力学状态下着火滞燃期较长、燃烧相位滞后,导致燃烧循环波动增加,甚至出现失火/难以着火的现象。对于发动机工作在大负荷工况,预混压燃方式提高了燃烧速率,使得燃烧过程放热集中,但这也造成了发动机工作粗暴,甚至发生爆震燃烧。因此,低负荷燃烧稳定性和冷起动,以及大负荷粗暴/爆震燃烧是GCI燃烧面临的两大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提高小负荷工况,包括冷起动工况,燃烧稳定性的策略研究,以及大负荷爆震机理、爆震特征和优化控制的策略研究。
  首先,针对稳态工况开展了不同负荷下内部EGR率对G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着重讨论了内部EGR引入所带来的加热效应与稀释及热容效应之间的竞争关系,并通过较高内部EGR率实现了低油耗的GCI稳定怠速。研究结果表明,在部分负荷工况,当内部EGR率较低时,加热效应对燃烧速率起主导作用;而当内部EGR率较大时,稀释与热容效应的作用则凸显出来,对燃烧起到抑制作用。但在怠速工况下,燃油供给量非常低,加热效应在影响燃烧速率和燃烧起始时刻时总是占主导的,即高内部EGR率有利于提高GCI怠速工况的燃烧速率并提前其着火时刻,对提高燃烧稳定性有明显效果。试验采用高内部EGR率和合理的喷油策略,实现了每循环4.98mg燃油消耗的稳定怠速运行,此单位排量油耗与目前商用发动机基本持平。
  其次,基于该高EGR率的控制策略,针对更低温度边界条件的工况开展了冷怠速和冷起动的技术策略研究。结果表明,NVO喷射策略是实现GCI发动机冷起动的最佳喷射策略。缸内初始热力学状态、未燃混合气活性和缸内热积累速率是GCI发动机实现冷起动的决定性因素,NVO喷射策略使得缸内燃料发生重整反应,增加了燃料反应活性,从而提升了缸内的热积累速率,进而加快了冷起动的过程。但在冷却水和进气温度均为常温时,缸内化学反应和热积累的缺失,导致了发动机起动失败;在冷边界条件下通过进气预热提高发动机着火能力,可实现GCI的快速冷起动。
  然后,基于统计学方法、小波变换和燃烧分析等手段,开展了GCI的爆震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缸内压力震荡在GCI燃烧模式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正常燃烧工况也存在轻微的压力震荡。与SI燃烧模式中随机的末端混合气自燃产生的压力震荡不同,GCI压力震荡是由于燃烧室内局部燃烧速率过快导致的,不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并且可通过喷油时刻对震荡强度进行调控;由于燃烧温度的不同,相同阶次的GCI压力震荡频率明显低于SI压力震荡频率。此外,通过两次喷射策略可对缸内燃油分布进行调节,适当比例的燃油预混使得GCI具有较优的燃烧过程,其燃烧稳定性、扭矩输出也有明显提高;但过大的预喷比例会带来GCI的“过度预混”,从而导致爆震的不可控,即无法通过推迟主喷时刻来抑制爆震。在这种高预混工况下,若主喷时刻较晚,则可能因为循环波动的增加而导致放热过于集中、爆震强度极高的极端燃烧循环出现,对发动机造成较大的破坏。
  最后,基于GCI发动机大负荷工况,开展了喷油压力、燃油浓度、负气门重叠角、多次喷射和阿特金森循环对发动机性能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和喷油量对GCI燃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喷油压力过低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能力较差,导致平均有效压力较低,同时循环波动较大;适当提高喷油压力有利于改善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平均有效压力提升,同时循环波动降低;但喷油压力过高容易造成燃料的“过度混合”,使得燃烧过程对喷油时刻的变化异常敏感,燃烧极易变得粗暴或失稳。负气门重叠角的改变对进气过程中的扫气效果和缸内残余废气量具有直接影响,但在大负荷工况为了保证足够的动力输出不宜采用过高的负气门重叠角;同时,为了避免扫气效果过强而导致着火滞燃期过长,在大负荷GCI工况可采用轻微或无负气门重叠角的配气相位。对于两次喷射而言,由于改善了缸内燃油分布,减少了局部过浓区域的存在,两次喷射在性能和循环波动的表现上均明显优于单次喷射,并且预喷比例同样不宜过大以避免燃烧不可控。在两次喷射基础上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即在已优化的喷油策略基础上,阿特金森循环带来的收益可与之叠加。阿特金森循环对GCI发动机性能的提升一方面在于阿特金森循环使发动机有效压缩比降低,从而降低了压缩负功,同时燃烧的膨胀做功还能有效保持,从而提升了循环的做功量。但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后缸内热力学状态有所降低,需要更加精细地控制喷油时刻以避免燃烧发生失稳。
  全文针对GCI燃烧稳定性和GCI爆震燃烧过程,探究了内部EGR中加热效应和稀释及热容效应的竞争关系,提出了实现GCI稳定怠速的技术策略;结合缸内燃料重整和进气预热,实现了快速冷起动过程;分析了GCI爆震和SI爆震的宏观特征和燃烧机制,提出了多次喷射结合阿特金森循环提高大负荷性能的技术策略,为GCI发动机燃烧过程优化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基于燃料活性控制的燃烧模式(RCCI,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因具有较低的Soot、NOx排放以及可以灵活控制放热率而备受关注。笔者以双燃料定容燃烧弹平台为基础,基于局部二值化模式编写了火焰形貌的提取算法,选取异辛烷作为低活性燃料的代表,探究了异辛烷的当量比、环境温度、氧浓度以及柴油的喷射策略对柴油在异辛烷氛围下着火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结
学位
自由活塞发动机没有曲轴,没有活塞侧向力,活塞运动规律与燃烧过程存在自适应关系,这些特点预示着这种发动机存在实现较高功率密度的潜力。本文将通过仿真手段,对这种潜力进行证实,并探寻火花点燃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实现高强化、高效的途径。  仿真建立了将缸内气体燃烧气体力与活塞受到的液压力耦合的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模型,能够摆脱过去只能由实验获得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使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更加准确。建立模型
幂律流体作为一种非牛顿流体,在航空航天、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环膜喷嘴作为一种气助雾化喷嘴,能够有效促进液体低压射流的破碎过程。研究者们目前主要研究了牛顿流体的环膜射流特征,对幂律流体环膜射流特征的研究比较缺乏。此外,目前对于幂律流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低压射流破碎特征的研究,对幂律流体高压射流破碎特性的研究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搭建了低压环膜射流试验系统与高压圆柱射流试验系统,利用高速
学位
由于船舶发动机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国际燃油价格波动较大且低硫油等高品质燃油价格高昂,寻求新型船用能源的需求迫切。天然气作为一种经济、绿色、环保、安全的新型能源,在船舶动力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采用柴油引燃的天然气高压直喷(HPDI)技术是目前先进的天然气燃烧技术之一。针对严苛的IMOTierⅢ阶段法规,如何在提高燃料经济性的同时降低NOx排放是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有必要针对高压直喷天然气船用低速
学位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航运业的发展,船用柴油机技术需要在满足日益严苛排放法规同时改善经济性。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是提高热效率和降低燃油消耗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开展了满足TierⅢ排放法规的船用柴油机高经济性技术路线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开发高效低排二冲程船用柴油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建立船用柴油机三维CFD计算模型,基于模型研究喷油器参数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
随着船舶发动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寻找合适的船舶发动机燃料并实现高效清洁燃烧显得尤为重要。天然气是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燃料,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技术在船舶发动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天然气喷射压力和喷射方式不同,发动机燃用天然气可以分为低压喷射和高压喷射两种模式,其中低压喷射模式相比于高压喷射模式具有排放效果好、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的优点而备受关注。因此,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
世界能源消耗不断增长,化石能源占据主导地位,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清洁的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高、安全、稳定的优点,可用于采暖和发电,但传统的开发技术以获取浅层的地热能为主,且均有一定缺陷。单井地热技术旨在开发中深层地热能,通过封闭循环避免地下水浪费污染,实现了取热不取水,近年来各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以改善地热能开发现状。  本文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稀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普及。然而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缺少了内燃机等传统动力系统噪声的掩蔽效应,增加了电机的高频啸叫噪声,其车内噪声品质具有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的特性。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发展到新的阶段的今天,乘用车车内噪声品质的评估已成为热门研究课题,并且纯电动汽车产业方兴未艾,考虑其车内声品质特性与传统燃油车
学位
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重力热管己经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体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为了更好地将重力热管应用于低温地热资源中,促进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本论文针对填充了二氧化碳和纳米颗粒混合工质的新型重力热管,分别搭建了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台和传导型热储实验台,重点实验研究了外部工作条件以及结构尺寸对新型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在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影响
学位
针对非共沸工质组分迁移的特点,热力循环三维构建方法在传统温、熵二维坐标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表征工质组分浓度变化的第三个维度,得到了构建热力循环的三维坐标系,并从工质组分调节的角度探索了非共沸工质对热力循环性能提升的潜力。然而,在三维空间中,循环构建的复杂度大为增加,使得通过人脑进行循环结构的优化成为了不可完成的工作。在此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热力循环的智能构建与优化,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