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重要性已被经济学者所认同,但是关于银行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探讨,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证分析上皆存在较大的分歧。相关文献表明银行结构是影响银行竞争程度以及银行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那么银行结构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影响?若存在这种影响,银行结构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如何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银行结构,促进浙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本文通过对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用机制以及实证分析等方面所进行的阐述,探索如何推进浙江银行结构的合理化进程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方面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的结构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写作思路以及力图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什么是银行结构,介绍国内外关于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评述: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框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何谓银行结构合理化,从而为下文的模型构建提供一个分析平台;第四章则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Ross Levine的建模方式,利用浙江于1990—2004年共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综合反映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第五章则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则是全文小结、本文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展望。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垄断型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2)由于信贷资产的凝滞以及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和运行机制缺陷的约束,导致现有浙江银行结构安排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3)目前,浙江金融体制中尚且缺少与非国有经济相适应的非国有银行体系,或者说是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体系,这是浙江的金融体制所存在的严重缺陷。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参考建议:(1)深化国有银行改革;(2)大力发展中小银行;(3)加强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合作;(4)加强银行业的政府管制;(5)提高银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随着银行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使浙江银行结构朝着“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方向演进,促进浙江经济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