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关联性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提升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G时代的来临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催生了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极新材料的迫切需求,掀起了高能新材料的研究热潮,其中快速、便捷和规模化的制备出新材料是关键。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合成前驱体和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关联性,通过对合成前驱体和反应体系的的合理化选择和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快速、便捷和有效地制备出了在传统方法上很难合成的高电压和高比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物相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变化,及其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前驱体和目标产物在晶体结构上的关联性,尝试性的提出了可能的合成机理。同时,合理地将这种基于晶体结构关联性的合成方法加以适度的推广至其他化合物的制备。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在先前报道的文献中,对高电压新材料AFeSO4F(A=Li,Na)的制备一直是个困难:首先,制备FeSO4·H2O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反应所需的离子液体价格昂贵;最后,反应的时间过长,如30h。基于对前驱体FeSO4·7H2O和目标产物NaFeSO4F的晶体结构关联性的分析,我们以FeSO4·7H2O和NaF为反应原料,巧妙的选择苯为反应介质,用一步法苯-水共沸路线在极短时间(1 min)、200℃条件下选择性制备出目标产物NaFeSO4F和NaFeSO4F·2H2O∶ NaFeSO4F可以在铁冒封闭的高温釜中通过苯热反应制得;当以铜冒更换封闭反应釜的铁冒时,所获得的产物为NaFeSO4F·2H2O。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将制备得到NaFeSO4F·2H2O的其他反应条件都不变,仅将反应时间从1 min延长至40 h,则NaFeSO4F·2H2O将会转变为NaFeSO4F。在机理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控制实验,用以推测其合成机理,并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反应模型。最后,我们对所获得的的产物NaFeSO4F和NaFeSO4F·2H2O均作了电化学评估,发现NaFeSO4F存在3.5 V(vs Li+/Li)的电压平台。在我们的反应体系中,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趋势被有效的抑制和避免了。同时,这种一步苯-水共沸法可以推广到制备其他的水合氟代硫酸盐NaMSO4F·2H2O(M=Co,Ni)。相关工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CrystEngComm上(CrystEngComm,2012,14,4251-4254)。审稿人评价此工作为“......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targeted synthesis of thesecompounds......”  2.一维纳米结构对高比能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提升尤为显著,然而具有层状结构的氧化物,如MoO3,V2O5和WO3等受晶体学特性所限,很难制备为一维纳米线。我们提出了一个制备MoO3,V2O5和WO3纳米线的新的概念,即在其水合氧化物脱水转变为氧化物的过程中,通过抑制或破坏水合氧化物和氧化物中共有的一维MO6八面体链在径向上的作用或连接来制备只允许在长度方向上生长的纳米线。我们基于对前驱体α-MoO3·H2O和目标产物α-MoO3的晶体结构关联性的分析,第一次报道了以单晶三斜一水合三氧化钼α-MoO3·H2O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拓扑转换路线制备了介孔的正交相MoO3纳米线束。其拓扑转换基于α-MoO3·H2O和α-MoO3晶体结构中共有的一维MoO6八面体双链和两物相在特殊晶体方向上的匹配,即[001]α-MoO3·H2O∥[100]MoO3。在物相由α-MoO3·H2O转变为正交MoO3时,前驱体的纳米棒形貌得以保持。对其转换过程的研究表明,MoO3纳米线构筑的多孔纳米束是基于α-MoO3·H2O纳米棒的{001}晶面的丝化和外延生长。这种基于晶体结构关联性的真空拓扑路线提供了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制备高度有序化多孔纳米材料的方法,诸如V2O5和WO3纳米线等等。在以锂片为对电极,电压为0.001-3.0 V,电流密度为200 mA g-1的恒电流测试中,纳米线束给出了高的、稳定的可逆比容量,954.8 mA h g-1。α-MoO3纳米线束高的可逆比容量和好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其特殊的纳米结构:(a)小尺寸由于短距离的扩散路径,促进电子和离子的传输,提高了其电化学倍率性能;(b)纳米线束是由大量的一维纳米线所构成,可以缓解氧化物在脱嵌锂过程中体积改变应力;(c)纳米线束是多孔的,其有利于电解液渗入到介孔中,促使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充分接触,同时,介孔亦可以容纳放电过程中体积的膨胀效应。这种介孔正交MoO3纳米线束,平均孔径为13nm,拥有高的比表面积,除了在锂离子电池中有好的性能表现,其在其他应用领域,诸如超级电容器和催化等,亦可能有好的表现。该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上(J.Phys.Chem.C,2014,118,5091-5101)。审稿人评价此工作为“......The work is of creative andwell done......This paper successfully shows the novelty with its effective andversatile synthesis approach......”  3.我们利用油包水体系,通过两个化学反应的耦合,制备出了大量SnO2纳米晶分散在无定型MoO3的矩阵中的SnO2-(MoO3)特殊纳米复合结构。这种反应体系通过在两相间缓慢的释放反应原料成功的抑制了SnO2晶粒的生长。在电化学性能评估过程中,SnO2-(MoO3)纳米复合物获得了很高的电化学性能,可逆比容量高达2356 mAh g-1。我们这种合成方法有可能推广至其他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上,如TiO2-(MoO3),以期获得高的物理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是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本论文基于硫酸溶液吸收/改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研究。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硫酸溶液吸收去除VMSs的实验装置与方法,选择六甲基二硅氧烷(L2)为VMSs的模型污染物,探索发现可能影响硫酸溶液体系吸收L2的关键因子;另一方面,探究生物质种类及ZnCl_2改性对生物炭吸附去除L2的影响,筛选出了一种廉价的高效去除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ZnCl_2改
学位
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少,减水率高,性能优异,是新一代的高性能减水剂。而且其分子结构具有可设计性,是未来减水剂发展的重要方向。超支化聚合物是具有空间三维立体结构的大分子,具有
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易于大规模生产、制作成本低、质量轻、化学性能稳定及光伏材料的化学性能易于调节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光伏材料的选择中,有机小分子因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准确的分子质量、易于提纯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研究。目前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9.02%。为了使有机太阳能电池更具有竞争优势,光伏器件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选取苯骈三氮唑作为吸电子基团,以三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乡下的姥爷曾带我到家对面的山上去看猫头鹰.记得那时候山上下了好大的雪,白色快把整个山埋没了,只有细长细长的黑色树杆把白色隔开.姥爷披上那件大皮袄,军
在绩优高成长股成为市场热点的今天,没有投资者不重视年报,但散户大多只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分配情况,对其他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很少细心研读。   其实,去年的年报有许多新看点,浸淫市场多年的老股民读年报的体会是:细品精读,守正猎奇,寻宝掘金,从中寻找出带来丰厚利润的金股。
具有孤立的纳米级大小空腔的容器分子,特别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卤键、疏水作用及金属配位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可逆的超分子胶囊,由于在研究受限空间内客体分子特殊的物理化学行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控制药物释放、催化、材料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成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杯[5]芳烃为骨架的具有多氢键结合位点的组装单体,并研究了它们在非极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超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例的日益严格,深度脱除燃料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紧迫课题。加氢脱硫(HDS)方法尽管已在工业界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催化剂活性和操作条件无法满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这是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近两年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去年“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都有鲜明的体现。前不久,江泽民同
团簇被认为介于微观粒子与宏观固体之间物质结构的新层次,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作为催化剂的铂团簇,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应用于清洁环境的化学反应中,另外是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中。由于铂材料价格昂贵,而铝质量较小且廉价易得,研究铝掺杂铂团簇将会提供新的探索领域。本论文采用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的全局搜索方案结合密度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