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格局中的主要文类“短篇小说”,其兴起并不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随着晚清报刊杂志的发行、新式学堂的兴起以及逐渐展开的对西洋小说的翻译,“短篇小说”早已在清末民初的文学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短篇小说”兴起的清末至“五四”这短短二十年间,正是中国社会与文化经历激烈变革的时代,其中,现代“文学”与“小说”观念的形成,是显在的、为研究者所关注的文学史现象,然而,这一观念变迁背后所包含的与社会一文化制度相适应的传统文类的消解以及新型文类格局的重建过程,却往往在线性的“文学革命”的逻辑中被遮蔽。“短篇小说”的兴起,离不开这一作为大背景的文类格局的重组过程;换一个角度来看,则“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成,正见证着这一对已有的文学结构进行拆解、重建一种新实体的现代中国的文类整合过程。本文的着眼点在于提出一种“文类变迁”的新视野来重新考察并反思现代中国的“文学革命”,“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构是为此所选取的一个研究范例。
本文主要借鉴德国学者提出的“作为文学-社会制度的文类”理论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制度的解构与建构为基础的文类史研究,分别从报刊、翻译、创作实践以及理论建构四个共时的层面,来考察清末至“五四”的“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构过程。第一章《导论》从文类的角度来破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迷思;第二章以清末报刊为研究对象,考察新式印刷媒体对“短篇小说”的孕育;第三章以《域外小说集》为中心,讨论域外短篇小说形式如何被译入中国;第四章在中西小说比较的视野里考察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以揭示其“形式的意味”;第五章则在新教育的范畴中讨论“短篇小说”理论话语的建构。通过对形构“短篇小说”这一具体文类的文学制度与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的考察,将这一文类兴起的过程充分历史化,从而有效地将“文学革命”的线性逻辑,转化成一种将晚清与“五四”纳入同一个文学时期的结构性的视野,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的更复杂的历史性语境,并对文学史上关于“文学革命”的普遍性论述有所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