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约占所有人类癌症的6%,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的新病例被确诊,并且每年引起全球100万人的死亡。虽然可以手术切除局部肿瘤的肝癌患者的预后较好,但是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平均仅有30-40%。因此,寻找新的肝癌治疗策略势在必行。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是唯一一个被FDA批准的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药物。研究称,索拉非尼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癌作用。然而在临床使用中,索拉非尼的严重副反应,包括腹泻、高血压、恶心和皮肤毒性等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限制了其治疗效果。此外,索拉非尼在治疗过程中已出现获得性耐药,严重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为了降低索拉非尼的毒性和耐药性,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协同其他抗肝癌药物来降低索拉非尼的临床用药量、同时维持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即发展抗肝癌鸡尾酒式药物。在本文中,我们分别从海藻多糖库、灵芝化合物库和海洋微生物多糖库中筛选具有良好抗肝癌活性且能与索拉非尼具有协同抗肝癌作用的活性物质,得到了马尾藻多糖SPS170、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22和海洋细菌胞外多糖EPS364,并初步揭示了它们体外抑制肝癌细胞Huh7.5生长增殖的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索拉非尼可在Huh7.5细胞中引起线粒体损伤、ATP产量降低、激活ATP-AMPK-mTOR-SREBP1信号通路、下调SCD1的表达水平、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死亡,进而发挥其显著的抗肝癌作用。马尾藻多糖SPS170可以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uh7.5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Huh7.5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活性氧的产生;SPS170还能上调Huh7.5细胞Bax/Bcl-2比率并激活caspase-3/9和PARP;此外,SPS170还能在体外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并在体内抑制斑马鱼新生血管生成。分离于西藏珍稀白肉灵芝的三萜类化合物GL22能够在体内和体外显著地抑制Huh7.5细胞的生长增殖。GL22在Huh7.5细胞中通过影响PPAR-FABPs(脂肪酸结合蛋白)信号通路从而抑制FABPs蛋白的表达,扰乱了细胞内自由脂肪酸的转运,降低了心磷脂的生物合成和稳态含量,进而引起线粒体的形态异常和功能紊乱,并最终导致了细胞死亡。海洋细菌胞外多糖EPS364分离于海洋溶藻弧菌364号菌株,它能够抑制Huh7.5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能明显地引起体外培养的Huh7.5细胞的聚集成团和伪足消失;ECM(细胞外基质)受体和细胞粘附分子相关信号通路是EPS364影响Huh7.5细胞中最为关键的信号通路。抗肝癌鸡尾酒式药物是指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来治疗肝癌,一方面增加了单一药物给药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单一药物的给药用量,另一方面显著减少了高给药剂量的药物带来的严重副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抗肝癌鸡尾酒式药物的发展在未来的肝癌治疗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将会为基于索拉非尼的抗肝癌鸡尾酒式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