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行为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写作文本的生成,不仅需要写作者协调多元认知,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灵活调度语言,而且还要符合特定体裁的惯例要求、满足读者需求,以达到交流目的。首先,写作是一种形式。通过习得结构、语法和一些独立的技巧,方可完成写作过程;其次,写作是思想与内容的集合。写作主体的诸多主观性构思,会不断推进写作行为的展开以及写作内容的积累。再次,写作是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中介。写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与其他写作个体以及社会发生联系。写作教学研究是一个灵活的研究领域,即可以在宏观视角之下进行阐释:如探究写作与社会素养之间的关系,写作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联,写作与文学之间的互相给养等;亦可以从微观视角入手,单向度解析涉及到写作行为的各个要素,如写作者写作身份的建构,写作体裁的分类与价值,写作课堂的组织形式等。倘若要概括整个美国写作教学理论的脉络,用“话语变迁”这个概念再合适不过。从广义上讲,话语可意指写作教学的所有形式和范畴;从狭义上讲,话语单指一种语言叙述形式,即对写作理论与写作教学的语言阐释方式。本文将写作教学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理论与哲学语境,写作教学研究包括四个方面:过程研究、话语研究、认知研究与情境研究。过程研究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将写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类比,分析其同质性,从而构建起过程教学法以及修改策略,写作过程中“读者”这一角色开始受到重视;话语研究吸取传统修辞学理论,阐释写作目的与写作话语的关系,以及学生如何通过学习新的话语形式和修辞类型,潜移默化地建构修辞知识;认知研究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弗劳尔与海耶斯提出认知过程写作模型,标志着过程教学法由最初的线性模型发展成为循环性模型,并最终成为迄今为止被普遍沿用的教学方法;情境研究的研究主体为在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下的写作研究,如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下的写作研究、以及社会建构理论下的协作式写作教学研究等。20世纪美国写作教学领域最激烈的矛盾,是“学术性”与“个人性”之间的矛盾,如何消解这种二元对立,是研究者关注的核心。美国写作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其实并不明朗,只能说各种取向并存,研究者按照自己的喜好确定研究取向,写作教师恪守自身的课程哲学,理论发展处于爆发式“增熵”变异阶段。但正由于写作行为和活动的涵义泛化,写作素养较之阅读素养,在家庭、社会与学校所占比重更多,有望崛起成为社会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