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法制备新型Al-Si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封装材料是指用于承载电子器件及其相互连线,起散热、机械支撑、密封、环境保护、信号传递和屏蔽等作用的基体材料。电子封装用Al-Si复合材料结合了Al和Si的优异性能,具有高导热、低膨胀、密度小、易于镀覆等优点,满足电子封装对封装材料力学、热物理和工艺性能的要求。目前国外对Al-Si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已经逐步获得应用并实现商业化生产,而国内对于Al-Si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落后,在Al-Si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粉末热压成型及真空烧结工艺,探究压制模具温度、材料成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制备性能优良的Al-Si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了粉末成型模具预热温度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将粉末预热至300℃,模具分别预热至300℃/350℃/400℃/450℃,在900MPa下进行坯锭的压制。将压坯进行900℃/2h真空烧结,结果表明:模具温度为350℃时,粉末成型较好,无明显裂纹,烧结后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较好,热导率达到115W/m·K,室温-15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0.8×10-6K-1。相对密度达到98.8%。布氏硬度达到123.7HBW。研究了材料成分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将成分分别为Al-50wt.%Si,Al-60wt.%Si,Al-70wt.%Si的坯锭在900℃下真空烧结2h。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主要受Si含量的影响,随Si含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热导率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i含量为60%时,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最高99.8%,同时具有较高的热导率(128W/m·K),较低的热膨胀系数(9.97×10-6K-1),且此时,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研究了烧结温度与烧结时间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对Al-60wt.%Si材料进行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时间的处理,并对烧结体材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850℃,烧结时间为2h时,材料的组织性能最好。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分别达到131.4W/m·K和10.02×10-6K-1,相对密度为99.9%。适当的提高温度和延迟烧结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润湿性,促进液态铝对材料内部孔洞的填充,减少材料内部的界面总数以及保证Al基体连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促进了材料热导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提高。但总体来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受体系中Si相的相对含量和孔洞的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伦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语中出现了大量体现这种伦常文化的
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
精准扶贫工作从扶贫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出发,改善以往扶贫开发中的目标偏离问题,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优化精准扶贫工作,对我国实施精准脱贫方略、创新扶贫开发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已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为此,从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绿色会计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我国推行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实施绿色会计的措
自我国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小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我国资本市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卷命题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对整个中学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区域地理思维有相当好的把握,但考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地理技能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差等原因,使得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区域地理复习的难度加大。高考地理试题体现的是命题组缜密而巧妙的构思,以考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其中包含
近些年来,英语教材的建设成为英语教学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教材更好的指导和服务教学。
春秋战国是一个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周天子衰微、礼乐崩坏,原有的制度在不断崩溃。诸侯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兼并战争。长期的争战
发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权运动,代表中国近现代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潮的兴起,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研究内容。这场运动从发生到消隐不过数年时间,主导与参与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