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干旱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当前气象干旱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低、可信度差等问题,构建高精度的预测模型将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防旱抗旱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河南省三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1951-2020年的河南省逐月气象数据入手,依据两种气象干旱指数,借助相关统计方法、模态分解算法、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时间序列预测算法等工具,分析气象干旱规律,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干旱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当前气象干旱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低、可信度差等问题,构建高精度的预测模型将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防旱抗旱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河南省三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1951-2020年的河南省逐月气象数据入手,依据两种气象干旱指数,借助相关统计方法、模态分解算法、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时间序列预测算法等工具,分析气象干旱规律,以“分解-优化-集成”思路构建气象干旱混合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气象干旱规律分析。为探究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信阳市两种气象干旱指数之间的规律,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及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座城市两种气象干旱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5、0.98。轻旱、中旱平均每7个月、10个月发生一次;重旱、特旱平均每2年、4年发生一次。综合以上分析,两种气象干旱指数序列呈高度相关,且河南省气象干旱状况以轻旱、中旱为主。(2)气象干旱预测方式选择。为优选气象干旱预测方式,建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支持向量机回归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分别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对气象干旱进行预测。在方式一中,对气象干旱指数直接预测;在方式二中,先预测特征,然后计算得到相应的气象干旱指数。结果表明,相较于间接预测,直接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34.72%;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3.65%。综合分析表明,在气象干旱预测中直接预测方式精确度更高、更具优势。(3)气象干旱短期预测。为提高短期气象干旱预测精度,基于分解算法、深度学习算法,采用“分解-集成”的预测思路对基础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智能预测模型。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气象干旱序列分解,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注意力模块改进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 LSTM),搭建CNN-ABi LSTM预测模型,最终构建VMD-CNN-ABi LSTM气象干旱混合预测模型。对比单一LSTM模型,预测精度提高了0.87倍,表明所提模型可较好地用于短期气象干旱预测。(4)气象干旱中长期预测。为提高中长期气象干旱预测精度,基于分解算法、优化算法、深度学习算法,采用“分解-优化-集成”的预测思路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利用VMD将气象干旱序列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量;利用改进的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Chaotic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taion,CQPSO)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超参数;构建VMD-CQPSO-GRU气象干旱混合预测模型。相比单一GRU模型,预测精度提高了50.40%,且模型可信度极大提升。综合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较好地用于中长期气象干旱预测。本文以提高气象干旱预测精度为目标,分析了气象干旱规律、优选了预测方式、搭建了预测模型,并对两种所提气象干旱混合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误差均值分别为0.14、0.12,纳什效率系数均值分别为0.92、0.94。综合以上信息,两种气象干旱预测模型性能相近。所提模型及方法可为气象干旱预测提供思路,为区域抗旱减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重要的流域之一,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和生态建设的依托。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温变暖,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利弊是难以发现的,需要长时间进行充分论证分析。但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的水文生态互作用变化机理,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黄河流域水文生态的发展趋势,进而探索黄河流域水文生态互作用机理。为了探索黄河流
全球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废油,经过反复的高温油炸,油脂中的小分子营养物或被挥发或聚合成大分子有害物质,并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酮类、酚类、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当今世界餐厨废油主要处理手段有填埋、焚烧等,均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因此,探索全新的餐厨废油处理方式,避免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危害,刻不容缓,非常关键!当今世界的制氢方式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原料,制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SO2、NOX等严重污染气
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9.5亿亩地,其中有效灌溉的面积有8.38亩地,只占了耕地面积的43%。我国现有大约2/3的农田都采取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河南省水资源不足,同时农业作为节水的重要一环,存在极大的浪费情况;且灌溉方法比较简单,具有很大的节约用水潜能。然而,目前的河南农业水价还无法精确体现我省水资源匮乏程度。因此,河南省实施农水价改革,将对于推动节约农业用水起到有效作用。本论文进行了河南省农业水
水是农作物的主要命脉,由于我国水资源的缺乏,极大加剧了水度调用的困难,对农业用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农作物需水量问题对农业灌溉和水度调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栾城冬小麦为例,通过将农业理论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建立了基于气象特征的参照作物度蒸散发模型,分别利用气温,气温和辐射,多气象特征融合数据,运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冬小麦日尺度下的蒸散蒸腾量进行模拟,并对其需水量进行分析。(1)建立了基于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国家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两会期间再次对河长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护。河湖的管护工作关键是得有人来管护,并且对管护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提高各级河长管护水平成了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河长智能学习平台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两个部分:(1)智能学习平台的搭建。河长智能学习平台为解决跨平台问题采用了B/S结构。搭建S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一些外部原因引起的全身性骨病,严重时甚至可引发骨癌,采用骨密度测量方法测量人体的骨矿含量,可根据骨密度值来判断人体的骨质疏松程度,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预防骨折的发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结合临床医学诊断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定量CT法(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就是结合图像分割方法来进行医学诊断的,采用专门的
调水工程线路长、沿线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安全运行受到多种险情威胁。采用合理方式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对保障调水工程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灾变物体和应急演练过程与真实环境融合,强化人们对险情的认知,提高应急演练效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填方渠道管涌险情为例,对险情特征和应急演练过程进行调研分析,明确管涌险情应急演练功能需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构建应急演练情景,主要工作如下:(1
人体动作识别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感知并识别用户的动作,在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物联网技术、认知科学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5G技术的飞速发展,Wi Fi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动作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Wi Fi环境下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影响了模型的识别率。本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技术开展人体动作识别的研究工作,从模型优化方面提高模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水文变迁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年份的增加,关于黄河的时空数据日益增多,如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等,黄河流域产生的数据大小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何更加直观、便捷地管理与展现黄河时空数据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为了解决黄河流域时空大数据管理不易、可视化不直观等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三维数据可视化的技术进行了融合研究,探索了如何高效、准确地对黄河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偏好研究日渐火热,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基于社会调查领域,学者们提出了有界置信模型(Bounded Confidence Model,BCM)及相关变种;基于个性化推荐领域,提出了诸如协同过滤等诸多算法。但从研究现状来看:有界置信模型认为个体会完全接受与之交流个体的偏好以及每个个体都会信任交流对象表达的偏好,有界置信模型的这种设定与现实不符,存在明显不足;基于个性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