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模诱发方式的严重意识障碍分类识别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意识障碍是指患者在遭受重度脑损伤后脑功能出现抑制的一种状态,临床表现为持续昏迷,缺乏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严重意识障碍状态又分为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和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如何准确识别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现阶段常用的方法有行为学意识评分量表,操作简单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误诊率较高。医学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空间分辨率高但需要对患者进行离床检测,风险较高。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测技术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可在床边检测、成本更低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本文以脑电信号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识别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一种双模诱发实验,用于对比分析患者在不同刺激模式(听觉刺激和体感痛觉刺激)下脑电信号特征值的变化情况,实现对患者意识状态的判断。首先对实验采集得到的患者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选择听觉刺激下的时频域特征、非线性特征,体感痛觉刺激下的频域特征、非线性特征进行提取,最后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构造多域特征样本集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域特征提取方法,多域特征融合能够提高分类模型的鲁棒性和分类性能。在严重意识障碍识别领域中,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虽然在解决二分类问题时具有很好的性能表现,但分类结果高度依赖被选择的核函数类型和相关参数设置。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多核学习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根据多域特征的组合方式和求解凸规划问题选择了8个核函数,其中3个多项式核函数、5个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刺激模式下,听觉刺激实验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比体感痛觉刺激实验高出7.3%,采用多域特征融合与多核学习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识别准确率均比单域单核模型、单域多核模型更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8.3%,最终证明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能有效地识别患者的意识障碍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该风电场项目建设需要压覆矿产资源,必须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进行评估。文章主要介绍了风电场项目压覆矿权及矿产资源情况,开展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的依据、原则、方法,确定评估范围及压覆范围,并估算了压覆矿产资源及潜在经济价值。
目前部分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普遍存在技术老化和可靠性不强的弊病,本文基于某煤矿的改造项目,探讨了基于先进计算机测控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开发设计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结果表明,改造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为高校监督控制提供了必要条件,给矿井生产和矿山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值得推广和参考。
DNA分子之间的振动模式(扭转、平移、集体振动和骨架振动等)主要处于太赫兹波段。与红外波段相比,DNA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展现出了许多独特的吸收特性。因水对太赫兹波具有较强的吸收特性,遏制了活性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而微流控芯片可以有效降低水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增强生物分子的特征信号。本文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与微流控芯
针对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应用问题,本次研究结合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的发展现状,首先从应用特点以及应用关键出发,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以及应用进行展望,为提高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奠定基础。研究表明:三维地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改善数据预处理质量、建立合理的偏移速度场以及加强参数优选是提高应用质量的关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提高数据质量,并增强软硬件技术水平,进行充分的地质调研,进而使得该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全面提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将云计算能力下沉到边缘网络,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极大地了降低移动设备的任务执行时延和能耗。但是,MEC服务器计算资源有限,以及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和用户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这使得资源合理分配日益重要;另外,当用户处于移动状态时,网络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这会影响移动设备与MEC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时延,难以保证用户的体验质量。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机电工程领域,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变得流行起来。对于机电工程领域,人们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自动化技术在机电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也是值得行业人员去探索的一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对机电工程领域的技术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分析。
通过采用合适的联合沉淀剂,对线路板蚀刻废液或钢铁盐酸酸洗废液中 Fe3+、Fe2+、Cu2+、Ni2+、Zn2+、Cr3+ 等多种易水解金属离子进行掩蔽或沉淀去除,得到一个快速、准确的游离酸测试方法。
矿山综采自动化采矿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矿山开采的生产效率,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开采的安全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的远程操控,为采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可有效促进矿山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综采自动化采矿技术的问题和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分析。“,”the applica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automation mining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
文章以焦化厂化产回收工段 VOC 气体回收工艺改造及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焦化厂化产回收工段生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阐述分析了传统 VOC 气体回收工艺存在的种种弊端,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 VOC 气体回收工艺,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对金属进行检测时,比较典型的一种方法是原子吸收法。在进行地质测试时,用该种方法,能够很好的降低测试工作的难度以及工作量,并且能够提升测试结果的精准度,因此在开展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时,加强原子吸收技术的应用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原子吸收法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部门带来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