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县域统筹基础教育供给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政府是提供中国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长期存在着财力和事权不对等的问题。2001年“以县为主”的县域财政统筹制度实行之后,基础教育的负责主体变成了县级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实行地区的教育平等,这一目标可以成功实现的前提是能够找到当前阻碍基础教育平等的主要因素,并冲破阻碍。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它也是保障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条件。可以发现,要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经济发展放缓以及政府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制度措施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那么对县域财政统筹制度实行的效果以及县级地区基础教育供给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研究意义。
  本文利用2002年到2016年的山东省县级数据,围绕县级财政分权制度对基础教育供给的整体和区域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泰尔指数分析县级基础教育供给差距,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造成的原因。结果发现对于县级地区,低收入地区与高、中收入地区基础教育供给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财政分权度的提升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建设,但是县级政府财政教育资源自主配置权力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基础教育供给。
  本文在第二章对于研究中的县域财政统筹制度以及基础教育等相关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对公共物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及后续发展理论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对基础教育供给分析时,主要指标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第三章从总体财政支出和基础教育供给上着手,通过分析两者的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及GDP比例的角度描述了山东省县域统筹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山东省县域统筹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特点:山东省总体财政支出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在初期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后期增长速度放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总体财政支出发展趋于稳定;基础教育在财政的占比幅度变化并不大,未来的发展目光需要注重基础教育供给的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的县级政府之间财政支出差距较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财政上还需要上级政府继续扶持。
  第四章与第五章以山东省的县级地区为研究目标借助财政支出等相关指标分别对基础教育差距和供给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第四章以三十三个县级地区为样本进行分析,构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泰尔指数和它良好的可分解性测算不同时间段内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差距,对不同时间段的政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县级地区的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在不同收入地区之间的确存在着显著差距,且高、低等级财政收入的县及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差距,2006年和2013年两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仅仅改善了中等收入县级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第五章利用财政支出等相关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财政分权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的同时设置虚拟变量比较三个样本组之间的差异,找出影响地区基础教育供给的原因。首先对于整个样本而言,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对于县级基础教育供给会产生负面效应;但是县级政府在基础教育这一细类财政分权上,基础教育供给受到财政教育资源自主配置权度的提升的正面影响。对于低等收入地区来说,基础教育财政的投入规模不足是造成基础教育供给落后的主要原因。
  最后,针对上文实证分析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财政分权角度缩小山东省县级地区基础教育供给差距的政策建议:(1)县级统筹财政制度向省级统筹发展,加大省级政府的权力;(2)在省统筹制度基础上适当提升县级政府基础教育配置权力,提升基础教育的供给效率,缩小地区教育差距;(3)优化基础教育公共品的供给结构(4)健全县级政府基础教育财政。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日益紧密,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度也日益提升,同时,《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提出,显示出我国想要转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决心。本文研究了外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梳理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概念及相关文献,并利用需求反推法测量出我国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这对认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现状并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知识产权
学位
随着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的深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两产业转型的一大方向,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地理上也逐渐表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经济增长尚未摆脱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目标成为产业发展中难以协调的一大重点,因此,在如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强劲的同
政策指导与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衷也是希望可以激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形成全球竞争力。为提升研发效率,我国在产业政策方面相继设立了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等项目,资助方式包括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间接税收优惠等,这些虽在短期内提升了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未能实现国家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下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不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目前河南省在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和大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必由之路,需要将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作为着力点,勇攀科技创新高峰,不断构筑区域创新高地和提高区域
学位
在互联网4.0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跨境电子商务正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要素,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数不清地受到地域局限的中介环节,而是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直接交易,从而在打破地理区域限制的同时加强了不同区域之间生产商的竞争。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帮助消费者在国际市场上购物,并成为“全球消费者”,能帮助个人和企业更便捷地向国际客户介绍和交付其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人口数量逐年递增,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追求“量”升级为“质”和“量”两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大,中国农产品贸易方向也逐渐转至农业资源丰富的南美地区,因此,分析中国与南美主要的十个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发展空间提供支撑。  首先,通过2001-2018年间中国与南美国家农产品
学位
21世纪,随着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成熟,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渗透入各行各业。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开辟出崭新局面,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应运而生。农产品作为中国传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体的形成,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构造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了中国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国出口沿线国家的
学位
中国农业发展一方面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导致绿色农产品供应不充分。另一方面,随着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本研究构建了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模型来解释中国绿色农产品为什么生产不足及影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为中国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由
留学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新兴领域,已经成为了一国提高国内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贸易手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推进,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留学教育服务出口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但是近几年,中国留学教育服务出口规模增速放缓甚至出现急剧下降,留学教育服务逆差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主要由于中国留学教育服务存在出口市场集中,出口层次低的问题,进而对原有出口市场继续开
学位
从2017年至2019年GDP增速由6.9%,6.6%下降至6.1%,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何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的工作重点。消除贫困、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标志性指标。目前中国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高效精准啃下这块“硬骨头”。究其根本,扶贫工作是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