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吞咽障碍影响的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痉挛型脑瘫患儿吞咽障碍的中医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吞咽障碍患儿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试验过程中,由于患儿家长个人原因退出试验,两组各脱落2例,故实际纳入5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喂养指导、护理方法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吞咽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脊柱推拿治疗,两组采用的基础吞咽训练相同。基础吞咽训练每日1次,每次30-40min,每周5次,推拿隔日1次,每次30min,每周3次,共治疗12周。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第一天由专业评估医师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并分别采用吞咽障碍评估量表(DDS)、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痉挛型脑瘫中医证候积分值量表对患儿的吞咽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及中医证候进行评估,使用Fotric226s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患儿的口面部、下颌部红外热成像图,在Analyz IR软件上分析所采集到的红外热像图中的双侧颊车、承浆及廉泉穴区红外温度,采用Excel软件记录原始数据,并采用IBM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平均体重(12.36±2.24)Kg与治疗前(11.88±2.20)K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体重(12.25±2.50)Kg与治疗前(11.90±2.47)K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身高(88.63±7.49)cm与治疗前(88.09±7.48)c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身高(89.70±8.18)cm与治疗前(89.15±8.20)c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体重、身高增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2.吞咽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DDS总分、口腔期评分和咽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试验组DDS总分(5.26±2.82)与治疗前(10.30±3.64)比较、口腔期评分(4.61±2.19)与治疗前(9.19±2.53)比较、咽期评分(0.65±0.89)与治疗前(1.11±1.3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DDS总分(7.76±3.62)与治疗前(10.42±3.98)比较、口腔期评分(6.80±2.74)与治疗前(9.26±3.01)比较、咽期评分(0.96±1.21)与治疗前(1.11±1.42)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DDS总分、口腔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咽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3.粗大运动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GMFM-88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试验组评分(91.15±52.61)与治疗前(83.15±53.12)比较、对照组评分(86.19±48.94)与治疗前(81.92±47.84)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GMFM-88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4.中医证候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试验组积分值(40.34±4.07)与治疗前(37.23±4.76)比较,对照组积分值(37.03±4.61)与治疗前(35.11±3.94)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试验组患儿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5.穴区红外温度比较治疗前,两组双侧颊车、承浆、廉泉穴区红外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双侧颊车、承浆、廉泉穴区温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颊车、廉泉穴区温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但对照组承浆穴区温度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双侧颊车、承浆、廉泉穴区温度比较,试验组各穴区温度的升高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1.选择性脊柱推拿可以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情况和中医证候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整体抗病和康复能力。2.选择性脊柱推拿、基础吞咽训练均可以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情况,但选择性脊柱推拿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势更为明显。3.选择性脊柱推拿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双侧颊车、承浆、廉泉穴区温度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1.观察寒痹散隔姜灸治疗肾虚督寒型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从细胞因子层面初步探讨寒痹散隔姜灸治疗肾虚督寒型AS的作用机制,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光华、滇池院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用寒痹散隔姜灸治疗,
【目的】观察血塞通胶囊在中度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恢复早期(3个月)治疗效果,探寻相较于卒中二级预防再结合使用血塞通用药,在中度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早期的诊疗思路及经验。【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昆明市延安医院神经内科的昆明地区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以急性脑梗死改善脑代谢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及脑卒中二级预防口服用药,实验组在此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肾虚型DOR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此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90例肾虚型DOR患者分为三组,芬吗通治疗的为对照组一、坤泰胶囊治疗的为对照组二、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为治疗组,观察三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性
目的:本试验是以调和营卫法的指导下的中药制剂桂枝汤加减为代表,以六经辨证理论选法选方,观察桂枝汤加减对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唑来膦酸(密固达)后是否出现急性不良反应以及急性不良反应结局,证实桂枝汤加减为代表的调和营卫法对应用唑来膦酸发生的急性不良反应具有防治作用。将来在中医六经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达到推广应用中药替代非甾体抗炎药防治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唑来膦酸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目的,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药源性
目的本课题以益气活血,养心通络为法,采用参七冠心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指导安全用药。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受试者,参与本项研究的受试者至少植入1枚支架及最近植入支架≥1年,且为PCI术后再发的稳定型心绞痛证属气虚血瘀型。将入选的病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参七冠心方联合西医疗法)和对照组(西医疗法),各36例。观察两组受
研究目的:通过对导师自拟疏理活血方治疗气滞痰瘀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有效性观察,与单纯随访观察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自拟疏理活血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所有病人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超声科、内分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最终入组病例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予以随访观察,中药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内服并局部外
目的:探讨消风散加减外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0名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8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最后符合临床统计的病例数为78例(脱落2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40例、38例。两组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基础治疗的方法,而治疗组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外洗方;治疗时间为8周,临床疗效指标采用改良Duo’s瘙痒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目的:探讨与论证不同机体应对方式及中医体质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从而为RA早期心理干预和中医治疗提供客观化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疗效观察的方法进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220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中医体质量表分类评定,同时评估疾病活动度,参照2018年中国RA诊疗指南予基础干预治疗,并分别在干预4周、12周后评估疾病活动度,对比不同机体应对方式及中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补肺健中汤治疗中晚期肺癌肺虚气弱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该方在改善中晚期肺癌肺虚气弱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性,以此证实中医药对于改善中晚期肺癌肺虚气弱证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中晚期肺癌肺虚气弱证癌因性疲乏的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口服自拟补肺健中汤(150ml/次,3次/天),对照组36例予口服补中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并探寻不同中医证型DPN患者在不同区域、腧穴的红外热像图平均温度特征,以期为DPN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提供可视化的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PN患者(观察组)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红外热成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