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瓶颈之一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总量控制理论,建立了一套基于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体系。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污染治理无法溯其排污源头,负荷分配方法使用效果单一等,进而影响到总量管理的效果。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西安市和咸阳市位于渭河中下游,工业企业集中于渭河两岸,企业排污对河水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本文依托总量控制理论,通过对渭河西安-咸阳段污染源、排污口和水质情况的了解,建立了“污染源——排污口——监测断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污染物从源头到末端的控制,以及污染物输入与水质的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污染物负荷分配方法,即分别在区域和排污单位两个层面进行总量的分配。进而提出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对总量分配技术的研究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渭河西安、咸阳两市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首先,本文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输入与干流水质的响应关系。年均流量条件下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6.30%,枯水期条件的模拟结果次之,丰水期条件的模拟结果稍差。整体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际水环境的水质情况基本相符,能够满足本文研究需要。其次,建立水污染物负荷分配方案。负荷分配可分为两个层面:区域层面基于公平原则,采用基尼系数并熵值权重的方法,将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因素纳入模型考虑之中,通过优化求解,得到各区县的最优的分配方案。排污单位层面基于效率原则,采用优化排放绩效方法,以企业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结果。以西安市和咸阳市为例,COD的分配结果是,西安市共减排3360.57吨,咸阳市共减排1518.14吨;确定了两市分别有8个和6个的重点削减区,削减比例最大为20%,最小为1%。在排污单位层面的分配,在区域削减比例低于总量削减目标10%的地区,会保留一定的排污预留量,用于今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企业使用。最后,制定总量控制的管理方案,并从经济措施和综合管理措施两方面对污染源进行规范和管理,提出环境管理上溯源头,污染责任落实到单位的管理思路。经济措施方面以排污权交易政策为例,探讨其在渭河西安咸阳段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