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香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和特性出发,介绍了该项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各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工艺上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丁香、肉豆蔻、香紫苏三种香料的系统实验,以物料萃取率作为考核指标,以萃取压力、温度、CO_2流量、堆积密度、时间等因素为实验参数,正交设计实验后,得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详细分析论述了压力、温度、CO_2流量
其他文献
1997—1999年,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方法,对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小麦生长发育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小麦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使土壤的容重降低0.068-0.134g·cm~(-3),比重降低0.01-0.08,土壤粘粒含量减小4.63-16.83%,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3.13-5.52%和2.98-15.3%,土壤饱和导水
学位
以2个温带自交系和2个热带亚热带自交系为亲本材料,采用6个世代平均值分析的方法,在春夏播2个环境下研究了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3个杂交组合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等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等遗传特点。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2个热带亚热带自交系在温带条件下生育时期严重延迟,表现出明显的光周期敏感特性。但用温带自交系与之杂交后,F1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早亲的杂种优势,倾向于早熟。在
学位
1997、1998连续两年选用黄淮海平原广泛种植的16个玉米杂交种,研究了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结果为: 1 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在360g左右,单位面积粒数在3643.22粒/m~2左右的中大穗玉米杂交种是超高产栽培可选择的玉米杂交种。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具有单位面积粒数和粒重较高双重优势的特点,但二者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不同,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粒数之间的变幅大于
学位
本试验历经两年四季,用6个可育与同型不育玉米杂交种作母本,10个杂交种作父本通过人工饱和授粉,测定杂交种再杂交的杂交当代的高油性状花粉直感效应以及在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体积、含油量、灌浆速度、IAA激素等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效应。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玉米高油基因存在类似质量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用高油玉米杂交种作父本,ES型不育普通玉米杂交种作母本,杂交当代能显著提高含油量,即
学位
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两部分研究了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应用效果,第一部分以21个普通小麦常规品种为材料,探讨了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其败育机制,结果表明:(1)GENESIS具有良好的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能力,在5kg.hm~(-2)剂量的处理下,参试的21个小麦品种的不育率全部大于95%,大部分品种的雄性不育率达到100%;(2)不同基因型对GENE
学位
1998-1999年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烟株生长减慢,叶水势和叶片含水量降低,自然饱和亏增加;叶片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变小,气孔开度减小,叶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细胞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脯氨酸积累增加;SOD活性先上升,当土壤含水量降至60%时达最高,然后下降。POD活性则持续上升
学位
本文对蓼科蓼属头状蓼组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Don)进行了化学成分及部分药理活性研究,找到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是没食子酸,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法)对头花蓼药材及其制剂热淋清胶囊和热淋清颗粒有效成分没食子酸进行了含量测定,考虑到微量元素在临床上的特殊意义,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法)对头花蓼药
学位
本文通过对目前存在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及其局限性的研究,发现适宜于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整体业绩的评价系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是一片空白,因而提出了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的“企业业绩内部评价系统”的构建问题,并提出“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应是一套完整的管理过程”的观点,基于此观点,本文就企业业绩内部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的确立及实务构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构建了一个动
学位
油菜生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十分迅速,而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是使油菜新品种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途径之一。以高产品种秦油二号、华双三号、华杂四号及华杂四号的父本恢5900为材料,对它们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结实特性、库源关系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系统试验并得到一系列结果,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杂交油菜的茎粗,主茎绿叶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都大于常规油菜,因而具有营养生长
学位
玉米Hml基因为抗玉米圆斑病灰色长蠕孢一号小种(Cochliobolus carbonum race 1),编码HC-toxin还原酶。而大麦Mlo基因编码一种60KD膜蛋白,其隐性突变基因mlo赋予大麦对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几乎所有小种的抗性。Hml和Mlo基因调控的抗病反应不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大麦Mlo基因的eDN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