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是通过建立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体,利用微生物代谢吸附、转化和植物富集、提取等共同作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并将其从土壤中去除,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该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生物修复技术。本文以河南某地铬渣堆场周边典型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铬污染场地污染现状,确定修复对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开展六价铬转化剂的最佳添加比例、当地铬富集植物筛选和植物富集性能等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分析,以期探索出一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旨在为今后开展铬污染场地治理提供技术储备。主要结论如下:(1)对铬污染场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周边表层土壤污染面积较大,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表层污染土壤中六价铬含量最高达到835mg/kg,平均含量为114mg/kg,总铬含量最高达到4410mg/kg,平均含量为1109 mg/kg。依据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并结合前期调查和风险评估结论,确定其的修复目标为六价铬≤50mg/kg,总铬≤300mg/kg。(2)首先采用秸秆、BYM菌、污泥三种物料对土壤中六价铬进行转化。单一物料试验表明,三种物料对六价铬都有一定的转化效果;两种物料混合实验表明,BYM菌可以有效促进秸秆和污泥的转化效果,其转化率较单一使用秸秆或污泥时分别提高了3倍和25%;三种物料混合实验结果显示,在秸秆和污泥的混合物料中添加少量的BYM菌,对六价铬的转化率最高可以提升到95%,比仅使用秸秆和污泥两种混合物料时提高了10%以上,土壤中剩余六价铬为40mg/kg左右,实现了六价铬的修复目标。从节约物料、减少污泥使用量和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等方面考虑,确定最佳的物料混合比例为:秸秆1%、污泥30%,BYM菌1%。(3)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六价铬转化后的土壤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总铬。在铬污染场地周边筛选出了一种铬富集植物——香附子,经过150d的修复,土壤中总铬含量从1000mg/kg左右下降至461 mg/kg,与目前常用的富集植物高羊茅修复效果相似,而其对总铬的富集系数高于高羊茅。另外,对修复后土壤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菌落数较修复前高出5个数量级左右,生物活性显著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合成帕拉米韦关键中间体。方法以(-)-(1S,4R)-4-(叔丁氧羰基)氨基-2-环戊烯基-1-羧酸甲酯,2-乙基丁醛肟为起始原料经与次氯酸钠的Diels-Alder反应,催化氢化,N-乙酰化,脱氨基保
目的 评价牛黄解毒片在治疗菌班牙周病中的作用. 方法 3组实验动物,人工建立牙周病模型后分别给予联合治疗,单纯洁治以及空白对照,观察其预后. 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联合治疗
癫痫病俗称"羊角风",病程长、轻者失神发呆、幼听眨眼、点头、吞咽、咂嘴、语言中断、日发数次不等,重者意识丧失,突然跌倒、两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
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平台,而交换就是网络的核心。通信网络百余年的发展史己证明,并仍将证明:交换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推动通信网络的演进。面
河北省承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实现政策连台、互相拉动,使食用菌产业发展上规模、大提速,真正体现出产业兴农、产业富民。本文通过对承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迅速发展
讨论紫禁城中轴线的文章很多,但很少有从色彩角度切入的。建筑都是黄顶红墙,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中轴线最大的魅力在于空间序列的组织,和色彩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清晰地讨论,
粗糙集的信息约简与客观度量功能及神经网络的抗噪与自学习功能间存在较强互补性,本文将这两种方法相互融合用于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中,提出包括预处理模块、粗糙集约简模块、神经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文档的数字化,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档。而对于这些文档的生成、交易和签署等日期时间信息的存储、保护和证明也越来越重要,成为近几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不同产地、海拔的3种雪菊的活性成分总黄酮、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产地、海拔的雪菊的活性成分组成相似,但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明
近年来,随着骨科学的发展,人工假体等植入物手术,成为人体功能重建的有效治疗方法,并且应用日益广泛[1]。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侵入性的操作,自然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