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碳源不足的问题,以UCT工艺为例,对单点、两点、多点进水展开了试验,并对其进行了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与分析;同时研究了进水分配比与运行参数回流比、溶解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如何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实际进水澄清液水质:CODcr介于208-412 mg/L、BOD5介于98-228 mg/L、TN介于20.1-49.8 mg/L、TP介于2.5-7 mg/L,BOD5/TN均值为3.4,BOD5/TP均值为31。试验分三个部分进行:1.在同样的回流比条件下,对UCT工艺的一点、两点、三点进水展开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点、三点进水的同时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一点进水的同等条件,用于脱氮除磷的碳源含量更高,反硝化相对比较彻底,同时为缩短厌氧区停留时间提供条件。在内回流比为200%、外回流比为100%时,两点进水7:3的分配比能达到更高的除磷效果,去除率可达83%,比5:5分配比的状态高10%;5:5时的脱氮效果略占优势,去除率为77%,比7:3时高4%。三点进水时的同时脱氮除磷能力得到更高的强化,用于脱氮除磷的碳源比例增加,在总氮去除效果达78%的条件下,总磷去除率仍能达到88%。2.以三点进水的UCT工艺为例,针对进水分配与回流比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脱氮除磷率,要尽量的把进水分配在回流点,避免其他种类的异养菌对碳源的过多摄取,从而造成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碳源需求不足的问题。多点进水的分配比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试验以及不同的回流比来确定,同时试测各进水点前处的硝氮含量,来确定前一阶段的硝氮是否彻底反硝化,以便达到最佳的碳源分配效果获得较好的脱氮除磷率,并尽可能降低回流比来提高动力能耗的利用率。3.以两点进水的UCT工艺为例,针对溶解氧与碳源分配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分配若更多的集中在系统前端的话,在厌缺氧区会消耗更多的外碳源,以致好氧区微生物不需要太高的溶解氧,此时好氧区可适当减少曝气量。本次试验认为,UCT工艺两点进水7:3时的最适DO为1.0-1.8mg/L,略低于两点进水5:5时的最适DO值1.8-2.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