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朝谒班序与台谏地位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唐代的御史台与谏官(“台谏”——中央监察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籍由台谏朝谒班位的调整演变探究其实际政治地位的升降迁移。制礼作乐,终极目的在于服务政治,这是礼仪得以契合于政治体制的根源,也是本文籍以探讨社会制度(礼仪)与政治制度(监察)推演关系的基础。朝谒礼仪的规范对象为政治主体(以君臣为核心)、所欲厘正的是等级秩序(君臣秩序与臣僚秩序),即从根本上决定朝仪与政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朝仪的核心内容之一,班位以品秩为基础,是百官立朝的基本位次,亦是其实际地位与作用程度(与君主关系的亲疏、握有权力的虚实)的一种体现形式全文包括有绪论、台谏序位形式·班位关系·立朝位置、结论五个主要部分,通过系统研究唐代的台谏班位(形式、关系、位置),归总涉及其地位演变(政治地位)的基本结论:其一、系统地位:由品秩变迁与班位调整的角度考察,唐代的台谏地位呈现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二、层级地位:唐代后期,职事官与临时差遣的日趋分离,检挍官、兼宪衔的大量涌现,致使台谏系统内长、贰官位的虚化,实际权力下移至品秩偏低的中下层官员,有利于专制君主强化集权、掌握台谏。其三、职权地位:监察体系内台、谏的地位关系发生变动,御史台地位愈高于两省谏官,重要性突显;御史纠劾职权的强化与谏官谏诤职权的弱化,实为君主集权与官僚政治的发展结果之一。此前学者对唐代中央监察制度(台谏)的研究,多是由机构职能、监督体制、社会地位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虽间有涉及台谏品秩与班位的局部调整,却仍未系统、完整地针对台谏班位的推演进程探讨其实际地位的升降变迁。本文选题即由此出发,以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对文献记载逐—进行分析、考证,并联系礼仪制度(朝仪为核心)对政治制度(监察为主体)的影响程度,尝试研究角度的创新,以综合考察台谏制度在唐代的效用演变及地位迁移。
其他文献
松溪流域地处福建北部山区,是一个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带,是闽中地区史前与历史时期古文化发生、发展与变迁的核心区域之一。对松溪流域古文化进行考古学观察,对于认识闽北
马尔科姆·爱克斯(1925-1965)是20世纪中叶美国黑人运动中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影响力在当时只有小马丁·路德·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他早年深受种族主义伤害,自幼就受到父母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夷坚志》蕴含了丰富的宋代社会史料。借助这些材料,可以展现出南宋时期江南西路基层社会中的诸多领域,乡民生活的诸多场景大都活灵活现。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动
期刊
最近得知,一位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被这位亲戚骂作六亲不认。了解情况的同志都说,好一个“六亲不认”! 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
期刊
甘肃省民勤地区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沙漠化的加剧成为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问题若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此地确有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现实
期刊
夏天的大街上女孩们都穿起漂亮的短袖和裙子,刺青就在这时悄悄的火了起来,就让我们窥视一下十二星座的女孩们怎么看待刺青的? Girls in the summer streets are wearing bea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