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nihaoyuyu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兴起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对网络社会进行研究。网络社会的研究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互联网兴起以后,网络对于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需要对这些影响进行研究;另一个是在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出来的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各种互动产生了网络社会。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信息时代三部曲把网络兴起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但是学者们针对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网络社会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对于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者来说,网络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互动不再依赖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言语调等现实社会的交往工具,而是通过文本、数字、符号来互动交流,并且具有明显的超时空性、虚拟性等特性。这些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具有什么特征,对于其中的参与者有哪些影响都是需要学者回答的问题。在网络空间上形成的各类社会中,人们通常把BBS、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等基于虚拟人际互动产生、维持的网络社会称为虚拟社区,这些虚拟社区以其鲜明的主题特征,吸引了对相关主题有兴趣的大众广泛参与。虚拟社区中的组织形式不同于科层制的组织具有专业化、权力等级、规章制度、非人格化等特征,而是体现出平等、开放、无等级制度等特征;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组织形式,以物业、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组织起来,而是网友自发组织、聚集、自发管理的;虚拟社区具有以知识、理念为特征的组织特点,它是具有相似观点的人聚在一起互相沟通形成的,它体现的是匿名的、平等的特征。本文以虚拟社区中的社会分层作为研究的主题,试图回答: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一部分网友在虚拟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所在社区的中心性人物为了研究虚拟社区中的中心性人物,学者们使用了好多方法,包括矩阵法、社群图法、网络关系图等方法。笔者认为这些方法实质上都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网络中心性作为虚拟社区中的中心性人物判别法或者分层方法。通过对网络虚拟社区中中心性现象的分析,笔者试图回答是什么样的因素或者说参与者的哪些行为导致了虚拟社区中的中心性现象。为了回答以上问题,笔者以某个虚拟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它从成立到2010年2月1日为止的数据来分析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虚拟社区中中心性现象的发生,基于目前的网站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笔者以各个网友在以上这段时间内获得的回复次数作为网友在该虚拟社区中的网络中心性指标,该指标反映网友在该虚拟社区中的社会地位排名。同时笔者把各个网友在虚拟社区中可统计的特征划分为:粉丝数量、被加油次数、发主贴数量、网友推荐次数、违规次数、精华帖子数量、注册天数、跟帖数量、被推荐6次以上帖子数量、好友数量等十个方面,并对这十个方面能够得到的资料进行了统计。然后笔者以网友在虚拟社区中的排名为因变量,把他们在虚拟社区中的粉丝数量、被加油次数、发主贴数量、网友推荐次数、违规次数、精华帖子数量、注册天数、跟帖数量、被推荐6次以上帖子数量、好友数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能够对网友在虚拟社区中的排名最有解释力的因素依次是该网友在本社区中的粉丝数量、发布主贴数量和他发布帖子被加油次数。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网友在本社区注册时间的长短,是否积极主动的在本社区进行人际互动,是否具有违规行为等因素对网友在虚拟社区中的排名情况没有太大的影响。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网友在虚拟社区中能够获得粉丝的主要原因是网友发布的帖子有很高的质量并能够得到所在社区网友的认同。为了更清楚的看到中心性现象的原因,笔者进一步对虚拟社区中回复贴子多的一些主贴进行文本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能够得到较多回复的主贴都是能够在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方面给人启迪的帖子,读这些帖子能够在相关领域给读者以启发、提升思路。结合上面统计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网友在虚拟社区发布的帖子能够提供知识和信息给其他网友是该网友在虚拟社区能够得到社会地位,能够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根本所在。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保存信息、生产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开放的平台、获得知识的方便性、参与生产知识的广泛性为特征。而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保存方式是通过图书馆、专业团体以及师徒之间的口授心传来继承和保存,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来生产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信息想要免费,因为发布信息的成本会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信息想要变得昂贵,因为它是如此的宝贵,在合适场合得到的合适信息,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而虚拟社区能够把相关主题的信息聚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和方便进入的知识和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在虚拟社区中通过分层机制能够使得参与者聚焦关键信息。这样能够部分的解决信息泛滥与关键信息突出这样的矛盾。但是互联网包括虚拟社区作为知识和信息共享平台是与现实世界中基于知识产权的自由主义商业逻辑是格格不入的,根据这种逻辑,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都可以用来进行交换实现商业价值。古典经济学以劳动分工理论、“看不见的手理论”(无成本的交易理论)以及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证明了市场经济是效率最高的理论,并进一步把这种市场经济逻辑推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货币、劳动力、知识产权等领域。但是这一论断只限于有形物品,当自由主义学者把市场理论推广到土地、货币、劳动力市场时都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目前的知识产权理论也是把市场模式推广到知识领域的产物,笔者认为这一推广同市场模式推广到土地、货币、劳动力一样也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信息领域中,市场经济模式是否是效率最高的模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证明。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对于物质财富生产非常有效率的,但是这个理论模型并不能在知识的生产中得到证明。因为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通过对有形产品稀缺性的分析做出来的。在信息时代,一方面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角色已经模糊了,出现了使用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的现象,使用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不再稀缺,稀缺的是对适当信息的注意力。这些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也使得市场经济模式是否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产品打上了问号。卡尔·波兰尼根据生产组织形态以及对应的分配原则,把人类历史上存在的生产组织形态以及对应的分配原则总结为四类: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应着家计原则;对称式的生产组织对应着互惠原则;辐辏模式的生产方式对应着再分配原则;市场经济组织下的生产则对应着私人追逐利润原则,由市场通过交易来组织生产和分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观察到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即开放式的组织生产方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共享式的分配原则,即所有的参与者、甚至包括没有参与生产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些成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但是不限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研究者的有限理性、知识信息共享的特性等原因。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目前的时代放在技术——制度——文明的框架下来看,信息技术已经突破并深入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制度上仍然沿用为有形产品交易而设计的市场经济模式。目前有些人对于知识生产和分配仍然沿用市场模式提出了疑问。开放式生产和共享式分配就是对这种疑问提出的回应之一。
其他文献
本课题是以第五次信息革命以来所涌现出的,以数字艺术介入真实与虚拟公共“场所”而产生的数字公共艺术“场”性原理为研究对象,于中借鉴舒尔兹“场所”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数
哺乳动物自胚胎形成时,初级卵母细胞便停滞在双线期(Diplotene stage),被一层前颗粒细胞密切围绕形成静止的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青春期后分批被激活和征募,进入发
中国竹文化,是指先民在竹子培植、应用以及欣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竹子为先民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用品和各种生产资源。人居竹,竹环居,人竹共
自我国步入WTO至今,我国的服务行业以及出口活动均受到了各类型标准体系的约束与束缚,其中,银行类的金融业也深受其影响。在早些时候,欧盟针对我国的ISO体系以及SA8000体系均
我国的市场经济长期以来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经济,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要做的不再是设法推动经济重回两位数的高速通道,而是如何在新常态中维持经济中高速的可持续增长。从
<正>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生效,电视荧屏顿时令人眼前一亮,不仅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彩,黄金时段新增了经济、
根据生物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投资项目的高风险、高收益性以及分阶段资金注入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新药研发投资动态、多阶段中任意阶段决策评价模型。文章结合案例
研究旨在了解高科技产业企业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之关系。为有效达成研究目的,针对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之公开上市公司发放问卷,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典型相
当代艺术的介入使得公共艺术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带有了一定的实验性特征.实验就意味着创新,艺术的实验阶段是丰富我们感知的开端.公共艺术中的创新基于艺术家对
<正>当前,受众细分化,已经是媒体市场的发展趋势。所谓广播类型化就是分众的产物,交通广播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是适应我国汽车加速进入家庭这一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这几年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