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府的生命重启--台湾东吴大学复校研究(1951--1969)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中,私立大学是公立大学之外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大学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会大学作为私立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宗教特色明显区别于其它私立大学,东吴大学是众多知名教会大学中的重要代表。
  国民党迁台初期禁止大陆高校以“复校”名义在台重新开办。当时台湾只有一所大学---台湾大学,高中毕业生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进入台湾大学,台湾大学无法满足众多学子的求学愿望。社会上纷纷呼吁增设大学。随着两岸政局的逐步稳定,台湾当局的教育政策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从禁止大陆高校复校到同意复校,再到鼓励私人创办大学。
  1951年台湾的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在台北汉口街创办东吴补习学校,东吴补习学校的教学水平及师资堪比大学,然而补校讲授大学课程究属违规,教育当局限令学校关门,且不承认学生学籍。学校面临政府取缔与学生抗议的双重压力,东吴复校缺乏政策支持,校友们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利用各种人脉关系,才使东吴补习学校暂时脱离困境。
  1950年代台湾当局的教育政策发生了变化,加上校友们复校的热情与努力,东吴大学才得以恢复“东吴大学法学院”之名。东吴大学法学院复校后,现有的汉口街校舍不符合大学要求,故学校的迫切任务是寻找校地、建立校舍、扩充设备。东吴大学法学院从1954年至1956年才最终确定将士林作为校区。购买校地、建立校舍、扩充设备等需要大量经费,而东吴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极少政策上、经费上的支持,经费大多来源于学费,然而学费很难满足建校所需的大量花销,学校还要经常募捐,甚至贷款,财政常常处于赤字状态。东吴大学法学院复校后积极筹建校舍,提高办学水准,完善科系,最终得到教育当局的认可,于1969年恢复完全大学。
  东吴大学既是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一所教会大学。东吴大学在台复校初期并未与教会建立正式关系,也未得到教会的大力支持。个别基督徒怀有对东吴的热爱,为东吴的建设与发展尽心尽力。1956年东吴大学与差会正式建立联系,获得了差会有限的支持,1969年东吴大学正式成为联董会会员。
  从东吴大学的生命重启之路中,我们可以看到私立大学的复校之路比其他公立大学走得更加艰辛。私立东吴大学的复校在政策上屡受限制,财力上面临困境,凭借校友们对教育事业以及母校的热爱,克服万难,才得以成功复校。而虽然公立大学复校也有校友们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对待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公立大学复校不仅会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还会得到大量财力支持,其复校的困难程度明显小于私立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地铁作为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是民众出行首选方式。地铁公共空间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频繁关联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的公共场所。国内外大多数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会考虑区域性文化特征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使其形成独特的公共空间文化,承载城市文化的传播、延续与发展,反映城市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城市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精神享受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歌剧服装设计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技术要求,而在于思维方式和思维形式的要求,歌剧服装设计是歌剧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舞台人物角色的包装,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繁碰撞,使我国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发生了急剧变化,文化艺术思潮呈多元化趋势。歌剧艺术也不断发展,丰富着人们的视野,陶冶
随着丝绸之路再次走向国际化,丝绸之路途经的少数民族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裕固族就是这样一个终年生活在祁连雪山下的古丝绸之路上的小民族,裕固族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研究的一个因素就是裕固族人口非常少,且没有自己的文字,却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裕固族的族源一直是学术界比较争议的事情,裕固族长期与周边十几个民族共同生活,历经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最终却生存了下来,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目前为止,对裕固
服装品牌画册是画册中的一个小部分,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和功能性。良好的服装品牌画册能够帮助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推广产品。画册中女性模特形象的塑造更是可以辅佐服装产品来传递品牌形象,并且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追求。本文试图对服装品牌画册中的女性模特形象设计产生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依据、背景及目的和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的现状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阐述了形象设计和服装品牌画册的概念、特点
本文以笔者收集、整理得到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图像学、环境行为学、社会人类学、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探讨梅山地区的物质和人文因素,分析梅山地区清代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特征。文章以笔者实地调研所得资料为主要依据,从设计艺术学、建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梅山地区清代建筑装饰纹样的构造特征、材料特征、艺术特征、符号特征等文化内容。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文对梅山地区清代建筑装饰纹样应用于现代
学位
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折扇是扇画的一种。折扇起源于日本,首次出现于我国是在南宋的绘画之中,扇面绘画艺术从宋代画院精工细作的团扇绘画、到明清时期渐渐转变为文人自娱性的绘画样式,其功能的转化也带动了绘画风格的流变。明永乐年间折扇受到帝王的青睐,遂成为手工艺术品领域的主流,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作为书画艺术的载体之一,画家在空白扇面上进行书写绘画,形成了一种具有文人特质的艺术形式而受到
学位
马球运动是古代丝绸之路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自从唐代开国以来马球运动风靡唐代,近三百年间久盛不衰。马球运动在唐代称为打毬或击鞠,最初是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后来逐渐推广为一项最受唐人喜爱的体育运动。随着马球运动在唐代的推广,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马球运动的马球服,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发掘古今文献中唐代马球服饰的内容,结合国内考古出土的唐墓壁画、打马球俑等文物,将唐代马球服饰分为男性
学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图”的传播比文字的传播更直接、可读,大众传播中插画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多元文化愈来愈强烈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文章提出以凤翔泥塑的民间艺术语言与插画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不仅可以保留凤翔泥塑淳朴憨厚的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还可以通过插画设计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展现出来。但如何将凤翔泥塑元素合适的
学位
议政处,作为清前期中枢决策机构,在清朝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继承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建立初期的议政制度。清朝的议事制度从理政听讼大臣发展到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最后形成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议政处,其发展轨迹也是不断地尝试。议政处权力的变化也是跌宕起伏。议政处的职责可谓遍布军事、政治、司法、礼仪等各个方面。权力巅峰之时,它甚至可以左右皇位(汗位)的人选,影响军国要务的决策,同时它也可以降低皇帝决策
学位
“党外杂志”是台湾“戒严”时期,台湾“党外人士”为了取得自己的发声渠道,突破国民党的言论封锁,并以杂志作为培养党工、建构认同、进行“草根化”教育、进而培植自身势力的工具。《八十年代》是台湾党外运动的代表性刊物之一,被时人称为党外的“中央日报”,也被称为“党外杂志编辑的摇篮”。不管是在销量还是在影响力上均在党外杂志中首屈一指。以《八十年代》为窗口去探究其政治论述的焦点何在,核心诉求是什么,并分析其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