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契约协调与社会偏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的供应链包含多个独立的个体,为了达到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统一,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各类契约机制被广泛应用。理论研究表明能够达到协调效果的契约有很多种,然而基于实验室的证据及实地研究却发现零售商即使在最简单的背景设定下也很难做出最优的决策,理论上更加复杂的契约设定是否能在实际中实现很难有定论。因此本文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协调契约的实际效果。首先选取回购契约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可控的实验来检验其实际效果。通过控制实验观察成员的决策结果,并且应用收集到的数据来分析他们的决策行为,找出能够解释协调失效现象的原因。但是,回购契约只是协调契约的一种,其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论证,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选取收益共享契约为研究对象,以同样的方法和思路对其进行实验室的检验。通过对两种契约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得到描述契约协调实际效果和失效原因的研究结论。针对契约协调的研究中,通常将决策者假设为单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个体,但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并不像假设的那样自利,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利益还会对对方的收益表示关心,由此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社会偏好。作为供应链上下游的成员,供应商和零售商在实际中是分开决策、追求各自利益的个体;但是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市场和成员的决策共同决定着他们之间的利润分配。所以上下游的成员们在分开决策的过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并存的,因此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如何影响契约协调的实际效果和成员的决策行为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协调契约的种类有很多,本文的研究不可能将每一种契约都涉及到,首先以回购契约为例,分别探讨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对其的影响机理:提出社会偏好影响交易行为的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可控的实验来检验理论预测结果。将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但是一种契约的研究结果又不足以代表全部的协调契约,因此将同样的研究模式扩展到收益共享契约,希望做到既有针对性又不失全面,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得到普适性的研究结论。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协调契约的实际效果偏离理论预测。首先,批发价和回购价格的相关关系不满足达到协调的条件,订购量显著低于协调基准值,从而表明回购契约协调失效。对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表明,供应商对批发价和共享收益的决策结果显著偏离了理论预测值,而订购量同样低于协调的基准值。因此协调契约在实际中的效果是偏离理论预测值的,并且协调契约的失效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也并不依赖于契约类型。(2)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导致契约协调失效。以回购契约为例,通过分析成员的决策行为,发现零售商前一期的订购量、前一期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和回购价格;供应商前一期的批发价和回购价格、前一期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零售商的订购量。因此,零售商和供应商都表现出对对方行为动机和物质结果差异的关心;对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发现前一期的订购量、前一期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批发价和共享收益;前一期的批发价和共享收益、前一期的收益差距显著影响零售商的订购量,成员们的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在决策过程中表现明显,并且显著影响个体的决策值。(3)个体的目标函数和决策值发生了变化,并且是持续性的。具体来讲,在回购契约的支付机制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目标函数均包含了对友好关系的关心和地位领先的追求。对成员决策行为的动态分析则表明,社会偏好带来的这种变化不是暂时性的,他们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一直存在,并且持续在发生变化。因此,回购价格与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前一期的订购量、前一期收益差距正相关;订购量与当期和前一期的批发价格负相关,与当期和前一期的回购价格正相关,与前一期收益差距正相关。而在收益共享契约的支付机制下,共享收益与批发价格、前一期的订购量负相关,与前一期的收益差距正相关;订购量与当期和前一期的批发价和共享收益负相关,与前一期收益差距负相关。(4)不同类型的社会偏好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各不相同。通过对偏好参数动态变化过程的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在不同的契约背景下,个体表现出的偏好特征也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1)为供应链契约协调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结果的反馈。本文对回购契约进行实验室检验,发现分散决策的订购量低于集中决策的订购量,供应链并没有达到协调状态,回购契约协调失效,这有悖于理论预测结果;对收益共享契约的实验室检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说明协调契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失效的现象,而且这种失效现象并不是某一种契约特有的,也不是偶然发生的。因此,研究结果不仅检验理论模型,并且通过数据和实验分析提供反馈,有助于未来对理论研究的修正和改进。(2)从社会偏好理论的角度解释契约协调失效的原因。契约协调的失效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因此需要找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从社会偏好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鉴别和发现个体的社会属性,认为由于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的存在,成员的目标函数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现有的理论模型不能预测和解释决策个体的行为,合理的解释了协调失效的现象。(3)基于社会偏好理论对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进行扩展。由于社会偏好的存在,契约协调失效,因此有必要对契约协调的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和修正。分别对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个体对友好关系的关心和地位领先的追求进行模型化,认为它们也是个体决策时的目标,由此重新预测个体的决策行为。实验室研究的数据结果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设,说明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并且具有理论意义。(4)总结社会偏好对契约协调的影响规律。本文探讨需求不确定时,社会偏好对协调契约的影响,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互惠偏好和地位追求偏好都没有提升整体和个体的效率,反而使得绩效变差,降低了分散决策的订购量,出现协调失效。当然,本文也发现了与前人研究相一致的结论,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偏好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上。(5)发现不同偏好类型的独特变化特征,丰富社会偏好理论。针对不同契约和不同的偏好类型,通过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分析,发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虽然个体在交易过程希望维持友好的关系和保持地位上的领先,但是这些目标和个体的经济利益混合在一起,具体表现是有所区别的。本文深入分析和描述了个体的社会偏好在交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这既是对供应链契约协调理论的丰富,也是对社会偏好理论的补充和扩展。
其他文献
<正>保险查勘定损是为确定事故损失而存在的,包括损失的真实性、损失实际程度、维修或赔偿程度等多个方面。保险查勘定损是保险公司理赔与客户之间的桥梁。汽车保险查勘时直
储粮害虫的数字特征多,特征之间混合度比较大,可用可拓决策分析来解决其分类问题。在粮虫的可拓分类中,需要自动确定特征的客观权重,以避免传统的专家经验法在确定权重方面所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推进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贯彻实施、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化建设,开展药品"两打两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以及已取得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考虑土地利用数据
1998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提出并呼吁使用传统媒体之外的“第四媒体”,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
土地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区域发展的方向与前景直接受到用地结构变化的影响,区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区域社会效益、生
在中国,策展人的兴起是近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背景下诞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和开放,各类文化思想新
《情史》中的抢婚故事尤其能体现编撰者在编撰过程中的复杂叙事特点。《情史》的叙事既有文人独创,又受民间叙事的影响,具有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的相互交错的叙事特征。作为一部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系统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也日益增大,各信息系统已经积累了大量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数据。这给运检培训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而传统的人工教学培训具
本文通过对飞利浦Brilliance16排CT的工作及技术原理的了解,进一步剖析CT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并提出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