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突显与转向——论欧阳予倩的前期戏剧创作(1915-1932)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予倩在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中始终是一个模糊的存在。我们试图从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欧阳予倩的前期戏剧创作,以期对欧阳予倩的艺术创作有比较清晰的理解。   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前期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欧阳予倩在各个阶段(1915-1921,1922-1929,1929-1932)的创作特点以及三个阶段之间的风格一致性与差异性。   第二章《“建设现代的戏剧”》,阐释欧阳予倩的前期戏剧创作的统一性风格,以期探索前期作品审美艺术个性的内在生成机制。   第三章《现代性的转向与分裂》,从作品的内在艺术情绪到外在表达方式来分析欧阳予倩的前期戏剧创作中现代性的转向与分裂。   第二章和第三章都是分别从欧阳予倩戏剧作品的内在情绪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展开分析的:第二章的前两节分析欧阳予倩前期戏剧作品的内在情绪,第三节主要就舞台表演与剧场形式两方面分析欧阳予倩前期戏剧的外在表达方式;第三章的第一、二节也分别从作品内在的艺术情绪与外在形式入手,分析欧阳予倩戏剧作品现代性的转向与分裂。   1915-1929年是欧阳予倩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5-1921年,这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是戏曲,代表作品是《红楼梦》京戏以及《人面桃花》;第二个阶段是1922-1929年,代表作品是《潘金莲》。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阶段的作品是对上一阶段作品的超越,尽管都属于同一个艺术创作思维范畴。前一阶段的戏剧创作基本上是传统的美学风格占主导地位,如《人面桃花》《馒头庵》等;而在《潘金莲》这部作品中,西方的唯美主义风格与传统的美学风格完美交融。   这一时期,欧阳予倩创作了大量的戏曲、歌剧、话剧作品,也写了诸如《戏剧改革的理论与实际》等有分量的戏剧理论著作,同时他也演戏、排戏、从事戏剧教育。对“纯艺术”的追求、对美与力的崇拜、对浪漫爱情的描写、对女性心灵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作品中潜在的艺术情绪。在这些作品中,“美的具体化的情绪”贯串整个“剧的行为”,“剧的行为”是“美的具体化的情绪”的行动外砒,这是欧阳予倩前期戏曲创作的两个核心原则,这是一种对内在戏剧的追求。   1929-1932年在广东戏剧研究所的几年是欧阳予倩创作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着欧阳予倩后期创作的最初形态,现代性的转向也由此开始。作品从关注人的生存的“内在图景”到关注外在的社会组织形式,从一种审美的现代性转变为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代性。在欧阳予倩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一种由内而外的艺术气质被一种由外而内的艺术气质所取代;前期戏剧中的那种内在的“美的具体化的情绪”转变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强烈关注,作品的主体性色彩减弱而客体性逐渐增强。内在的艺术情绪的变化必然带来艺术思维结果的变化:作品中对人物心灵的刻画,不再指向那种“普遍的”更加深邃的人类灵魂,而是指向如何更好的为现实政治服务,鼓舞人民反抗压迫的斗志;戏剧的结构从和谐到分裂,歌词从典雅到奔放。   对欧阳予倩的前期戏剧创作的分析,不仅能理清欧阳予倩本时期内创作的风格特点,更有助于我们认识欧阳予倩三四十年代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戏剧创作。因为从本质意义上讲,1929-1932年,欧阳予倩已经完成了艺术思维的根本转变,这是其作品现代性转向与分裂的基础。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欧阳予倩所走过的道路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因此我们分析欧阳予倩前期戏剧创作的审美风格及其现代性的分裂,不仅能理清欧阳予倩本身的创作脉络,也同样对分析中国现代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之路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简介了LAMOST光纤定位单元的结构及控制系统原理,对定位单元控制误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开环补偿法对传动系统中蜗轮的齿形误差进行了补偿。
以重庆市在建的笔架山隧道为现场原型,室内采用几何比为1:25的大比例模型试验,选取不同围岩类别、不同地应力场及不同缺陷形式条件下,进行加载试验至结构产生病害后,采取不同
本课题是在导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士兵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依托下产生的研究性课题。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军事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代战争的复杂程度几乎要超出
1996年银河映像创立之时,正是香港电影繁华落尽的九十年代低谷时期。面对低潮,银河映像的成员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成立了一个充满锐气的电影制作团体。今天银河映
由于传统能源越来越匮乏,同时,化石能源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急切需要找到新能源技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太阳能因其应用广泛、可再生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特点,人们对其
期刊
期刊
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based large-capacity sensing network with ultra-weak fiber Bragg gratings(FBGs) i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