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固定化酶的构建及其与酚类污染物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工业源挥发酚的排放总量在逐年下降,但内陆水域挥发酚污染依然严峻,这不仅影响着水生系统的稳定,也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发可有效去除或中和苯酚及其衍生物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氧化还原酶促生物法因同时具有微生物可将酚类化合物降解为无毒产物和可以克服污染物抑制作用的特点脱颖而出。加之酶固定化技术的兴起,使得该方法在环境污染控制中备受关注。然而,固定化酶构象变化及其与酶活性、与环境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机制仍未得到阐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固定化酶催化降解性能的提高及其在环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碳纳米材料为代表性载体,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漆酶这两种代表性氧化还原酶进行固定,并将其用于环境酚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运用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成像、动态光散射、高分辨电镜、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等技术来深入研究固定化酶的空间分布行为、活性及构象变化以及与酚类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就表面活性剂对碳基氧化还原酶降解酚类污染物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阐明碳基氧化还原酶的活性、构象变化及其与酚类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成果将为碳基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的有效构建及控制环境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氧化还原酶在碳纳米材料上的优化固定研究。以HRP和漆酶为研究对象,分别就酶浓度、p H、固定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制备得到了高负载量和高酶活性的固定化氧化还原酶。固定条件因酶的种类、大小及表面电荷等性质的不同而变化,HRP在p H值为6的条件下具有最优催化活性,而漆酶的最优固定p H为4;最适温度也不同,漆酶在35°C时催化活性最高,而HRP的最适温度为25°C。因此,固定条件的优化要综合考虑载体和酶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最优固定条件下,以三维有序介孔碳(3DOm C)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方法制备得到的固定化HRP和漆酶的酶负载量更高,可分别高达4568 mg/g载体和3206 mg/g载体,相应的固定化酶活性分别为92.03%和68.64%,这主要得益于3DOm C优异的吸附性能和独特的孔道结构。虽然共价固定化HRP和漆酶的负载量和酶活性较低,但未发生固定化酶脱落的现象。这为高性能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碳基固定化氧化还原酶的催化活性及构象变化研究。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并对比分析了固定条件、固定方法、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酶的种类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成像、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等表征技术对载体上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构象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羧基官能团的引入在提高碳纳米载体材料亲水性和Zeta电位的同时减小了其水力直径,使其更有利于固定化HRP催化性能的提高。虽然聚乙烯亚胺(PEI)的嫁接可以提高HRP的固定量,但因底物扩散阻力的增加导致催化活性降低。同时发现,分子尺寸更小的HRP更适宜在9 nm孔径3DOm C上固定,而漆酶在15 nm的大孔径3DOm C上有更佳的催化性能。HRP和漆酶被固定后与底物的亲和力降低;同时,HRP酶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减少,β-转角增加,而漆酶的蛋白分子二级结构中β-折叠增加。这有助于高性能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开发。第三部分为碳基固定化氧化还原酶与环境中酚类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以环境中难降解酚类污染物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固定化HRP和漆酶对水体及河湖底泥中酚类化合物的催化降解性能,并讨论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底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磁性固定化HRP不仅克服了游离HRP易失活这一问题,还显著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及易分离循环利用性;其在苯酚降解去除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在4 h内可去除80.2%的苯酚,这是3DOm C吸附性能和HRP催化性能协同作用的结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均可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尤其是对固定化漆酶,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与酶的相互作用改变了酶的构象,使得固定化过程中失去自由度的酶活性位点重新暴露出来,同时增强了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在表面活性剂对漆酶催化活性和苯酚增溶性的促进,以及载体碳材料3DOm C强富集性能的共同作用下,固定化漆酶对苯酚的降解去除性能也显著提升,对50-400 mg/L浓度范围内苯酚溶液的去除率均在88%以上。固定化HRP和漆酶对水和底泥介质中的2,4-二氯苯酚(2,4-DCP)具有显著的降解去除作用,尤其是固定化HRP,对水中2,4-DCP的去除率可达81.3%,100 mg的固定化HRP在30天内可将底泥中2,4-DCP的浓度从97.5 mg/Kg降到28.8 mg/Kg。固定化漆酶可均匀分布在底泥介质中并未出现严重的团聚现象,且有效提高了底泥中漆酶的局部浓度,进而促进了其中2,4-DCP的降解去除。固定化酶在河湖底泥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不会造成河湖环境p H值的变化,还可有效提高底泥中有机质的含量。这不仅对推动固定化酶用于河湖底泥难降解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的进步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也为有效控制河湖底泥难降解有机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代替经济高速度增长模式成为了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企业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国内外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与冲击之下,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备受增长持续乏力、成本不断攀升、盈利水平下降的困扰。同时,金融资产供不应求引起的金融投资热潮不断推高金融收益率,也使得实体部门生产收益明显低于
共轭分子具有相对价廉、易化学修饰和加工等特点,可实现区域内电子结构和电子运动的控制及分子聚集态的调控,并产生丰富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因此在光电磁功能材料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共轭体系为类石墨烯片段分子,它们以苯环作为基本的结构单元。多个苯环的连续稠合,以及稠合方向的变化,可形成独特的拓扑结构。例如,并苯类化合物(acene)是一种线性稠合的、锯齿边缘结构的共轭体系,因其共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表示,2020年全球约有1920万癌症患者和1000万癌症死亡病人,但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而根治的。因此,尽早发现癌症并及时治疗是提高癌症存活率的关键。近些年,不断发现的肿瘤标志物为癌症早期发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细胞内的肿瘤标志物在种类和表达水平上都存在差异,需要在细胞内建立多样化、高灵敏的分析检测平台对不同种类、不同表达水平的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期望尽早发现癌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高度可回收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等领域,是大飞机、汽车、高铁列车、军事装备、海水养殖等结构轻量化、降低能耗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铝合金中的金属间化合物可作为阳极或阴极,导致其在自然及使用环境中易遭受局部腐蚀,进而影响设备平稳运行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开展对铝合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也有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意义。向铝合金所接触的
非线性光学器件是重要的光信息处理功能器件,在光通信、光传感、生物医学、工业加工、国防等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伴随宽带超快光电器件的应用需求,探索具有高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宽波段工作、超快响应时间、高调制深度、高损伤阈值、低成本等优异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成为非线性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半导体异质结精准制备是半导体器件的起点,是现代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重要基石。层状范德华异质结构可以借助弱范德华
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与传统化疗、放疗相比,具有选择性高、微创性和副作用小等优势,已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氧气、光源、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三大基本要素。然而,由于实体瘤内氧气浓度较低,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源支撑光动力过程,严重阻碍了光动力治疗的有效性。此外,由于生物组织对紫外和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散射,传统光敏剂的激发波长较短,无法穿透组织到达深度肿瘤内部,所以难以实现深度肿瘤的有效
近年来,二维(2D)材料因其丰富且可调的电子、光学和力学等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以及在光电探测器、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和催化等领域的令人兴奋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范德华(vd W)异质结和vd W超晶格为各种各样的2D材料的集成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打破了异质结和超晶格制备过程中的晶格匹配的限制,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应用构筑丰富的材料平台。到目前为止,2D vd W异质结和vd W超
工程爆破作为一种经济、高效、适用性广的施工手段,被广泛运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坝基、边坡和隧洞开挖过程中,其带来施工便利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诱发的一系列有害效应,作为公害之首的爆破振动的预报和控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对于评价爆破振动安全的标准,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爆破振动频率是两个最重要的爆破安全标准判据。由于爆破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及其变化规律更加的复杂,相比于对质点振动峰值速度衰减预测成熟而深入的
非对称无机纳米材料是指在其相反的两面具有不对称的形状或组分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能源、传感、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吸引着广泛关注。非对称无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形貌及组分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开发形貌和组分可控的制备技术已经成为非对称无机纳米材料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尽管,目前有各种非对称纳米粒子制备技术,但这些技术只是针对特定的材料而言,不具备普适性,而且可控性差、
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在给汽车带来更高水平的驾驶效率和驾驶体验的同时,也使得车辆暴露在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风险之中。随着信息科学与汽车工业的深度融合,汽车朝着人-车-计算机三元世界交叉融合,信息安全风险同样会威胁人和车的实体安全。不同于针对传统信息设备的网络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入侵安全关键车内网获得对智能汽车运动的控制权限。基于这一能力,网络犯罪组织或者汽车黑客可利用汽车这一媒介发动恶性攻击甚至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