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陕西省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植被:日本落叶松林、油松林、秦岭箭竹林和巴山木竹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将土壤分为三层(0—10 cm,10—30 cm,30—60 cm)进行了测定,得出了它们的垂直变化规律以及在四种森林植被下的分布状况,并对它们之间进行了相互关系和主成分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植被的植物茎叶进行了营养元素的分析。其结果表明: 1.四个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纤维素分解菌最少。不同林地的各种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细菌和放线菌以秦岭箭竹林最多,日本落叶松林次之,巴山木竹林最少;真菌以秦岭箭竹林和巴山木竹林高于日本落叶松林和油松林;好气性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以秦岭箭竹林最多,日本落叶松林次之,油松林最少; 2.各个林地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含量均较高,总体数量上,有机质以秦岭箭竹林>日本落叶松林>油松林>巴山木竹林;全氮、水解氮以秦岭箭竹林最大,日本落叶松林次之,油松林最少;全磷以秦岭箭竹林最大,巴山木竹林次之,油松林最少;各个林地pH值都介于5—6之间,呈弱酸性; 3.各个林地土壤中的钾、钠、钙、镁含量丰富。其中钾含量以油松林最高,日本落叶松林次之,巴山木竹林最少,总体上以松林大于竹林;而钠、钙、镁却是以巴山木竹林最高,秦岭箭竹林次之,油松林最少,总体上是以竹林大于松林; 4.四种林地的蛋白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总活性上,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大小顺序是秦岭箭竹林>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巴山木竹林;脲酶是以秦岭箭竹最大,日本落叶松林次之,巴山木竹林最小;多酚氧化酶以秦岭箭竹林最大,日本落叶松林次之,油松林最小; 5.经T-检验分析,四种森林植被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分别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除开多酚氧化酶常常在10-30cm土层突然加强外,三个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他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而且各个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6.对植物老化枝叶的营养元素分析结果发现,各个植物老化枝叶的磷、钾、钙、镁、钠、铜、铝、硫的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植物老化枝叶的各个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大小基本相反。说明植物枝叶的凋落是森林土壤营养物质的重要补充,影响土壤的生化性质。 7.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发现,这13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多酚氧化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细菌、放线菌在第一主成分中具有最大负荷量,脲酶、真菌、水解氮、有机质、过氧化氢酶、全氮在第二主成分中具有较大的负荷量。
其他文献
指压密封胶主要由PVC树脂(25%~3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16%)、己二酸二辛酯(5%~10%)、增粘剂(2%~5%)、滑爽剂(8%)、填充剂(30%~50%)等配制而成。它的主要性能为:密3度:1.3g/cm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其特有的主要矛盾作为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相区别的"独特标识"理应被深入分析、细致研究。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
英语课程是幼师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不断优化幼师学校英语课程体系是提升幼师学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幼师院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并
农业保险问题一直是保险学和农业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国外文献研究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市场的原因和农业保险需求,国内
抛光磨料在抛光衬底和抛光垫间做磨削运动,它是CMP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抛光速率和平坦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分析磨料的各物性参数对CMP过程的影响尤为重要。随着
在水体系中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eO2粉体,并用XRD、SEM、TEM等对其晶体结构、粒度与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将所得粉体配成水基纳米CeO2抛光液,研究了其抛光硅片的性能与机理,并
目的: 通过研究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与β-连环素(β-caten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期望为抗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文化是指引人的发展的设计,文化选择就是文化创造。本文以文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力图构建当代中国文化选择的“和谐多样”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与文化选择的本
法律思维方法是职业法律人尤其是法官实践法律这门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和法律争讼的思维方式、思维手段和思维工具,是法律人必备的职业技艺和职业技能。价值衡
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激烈,以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急剧加强。在环境意识不够深入、治理投入难以跟上的现实情况下,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