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的图书馆研究——从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到管理模式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仍然沿用“信息爆炸”、“信息量剧增”等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仿佛也感觉到了新世纪的“信息”、“知识”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新的技术如,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与相互结合,产生了“泛在智能”环境。这种环境的影响是我们看不到的,而正是这些看不到的技术或者思维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可能让我们迷失。泛在智能环境的浮现,必然会给图书馆带来机遇和挑战。从传统的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到后数字图书馆的变化,都昭示了图书馆与社会环境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展示了图书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在对未来的预见中,做出自身调整,通过对其资源的重组与创新进行组织衰老抗争,以求获得新的信息空间的竞争能力。首先是图书馆的社会定位的调整。泛在知识社会中图书馆是这个公共知识空间的重要形式,因此其资源的本质是知识,而非信息、情报与文献。基于各种保存在图书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用于传播、利用的的知识的服务,成为当今图书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职能。它正在成为知识存储库、咨询集合场和一种文化的有机体,其形式正在从传统的实体知识馆和符合图书馆,向虚体的知识集合——知识库或知识中心转变。也可以说,正从p—first图书馆向e—first和e—only图书馆转变。图书馆成为保障公共知识自由和平等的一种制度,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本质是知识基础工程。其次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定位变化和调整。20世纪末至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研究对象的调整和学科地位的重新认识,认为图书馆学应把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及人类认知过程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在知识时代,图书馆学应将作为知识型组织机构的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把知识资源的有效组织、控制、共享、创新和服务作为学科的研究目标,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再次,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图书馆学,在实践和研究中,都更加突出了一个中心——读者/用户。阮冈纳赞的图书馆五定律的精髓“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提供中得到了真正的传承和光大。图书馆的服务正沿着从“面向资源”到“面向交流过程”再到“面向信息用户”的轨迹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强调用户主体的地位和能动性,并根据用户的目的、要求、行为方式来理解和设计图书馆服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形成有机融入现代信息和知识环境的服务系统或模式。 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图书馆职能与形式的转变入手,分析了人类的知识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学科环境下,知识及知识的管理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并对图书馆的各种形态进行分析,对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的理念开展研究,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是知识传播中心,并通过知识组织揭示知识体系,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培养用户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能力,融合传统文献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创建的人类知识库。论文对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论述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知识组织、知识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在传统的图书馆知识组织优势的基础上,对以人类利用和理解为基础的当代知识组织的概念、技术和方法进行论述,并针对知识有序化后的知识转化的机制、途径、方式和模式在社会知识管理系统的环境中进行探讨,对图书馆中的隐形知识的转化方式和模式,图书馆的用户隐形知识与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进行研究,指出有效的知识转移是形成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对知识转移后续环节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国家知识创新的角度予以认识,从而可以更加明确图书馆知识组织和知识转移的目标,运用知识螺旋的理论对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模式开展研究。知识服务是知识时代图书馆的核心能力的体现,论文对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内容和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的模式。最后,论文提出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互动管理系统,对系统中各服务平台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以期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知识图书馆”作为一种泛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形态的概念、职能和管理模式进行提出与确认。当然,知识时代的图书馆管理涉及多个学科,不同的组织机构拥有不同的用户群,承担不同的任务,也构成不同的服务模式。就目前而言,没有统一而固定的模式。因此,贯穿本文的主线就是探索以知识为基础的图书馆的本质、功能、管理过程、管理模式以及现代技术和理论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在过渡中的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预见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当下社会.“泛在化”、“碎片化”等名词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基本标签,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受众群体的分化和裂变在所难免,他们不再满足于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释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分析了运动APP中社会互动的方式和意义、运动APP对大学生运动参与度的影响,探究了运动APP是如何让大学生愿意主动选择
通过文献查阅和观察法,本文阐述了雾霾天气室内体育锻炼项目和运动方式的特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传统室内体育锻炼项目及运动方式、室外运动项目移入室内体育锻炼项
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广,推动了电子文件的快速普及,一方面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网络生活中来,使得基于网络
最好的恢复就是最好的训练,自然而然恢复的方法就成了教练员们研究的课题,我通过几年的带训,对孩子们训练前后的饮食与恢复系统的记录,查阅大量相关的参考文献,对照分析,总结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集中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度发展繁荣,网络教学成为21世纪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新手段,正冲击着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网络化教学自身的灵活性、立体性、多角度性的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