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A对不同眼轴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的观察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观察不同眼轴长度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眼中黄斑区血管密度。并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 )及外层视网膜厚度(outer retina thickness,ORT)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 2018年09月-2019年0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已确诊为NPDR的患者 42 例(53眼)。按照眼轴(axial length ,AL)分为三组(正常眼轴A组:22 mm≤AL<24mm;长眼轴B组:24 mm≤AL<26mm;超长眼轴C组:AL≥26mm):A组20例(28眼),B组12例(15眼),C组10例(10眼)。选取正常健康者(22 mm≤AL<24mm)作为对照组12 例(15 眼)。所有受试眼均行仪器(Zeiss Cirrus HD-OCT 5000)检查,选择angiography 6× 6mm模式进行扫描获取OCTA图像,软件(ZESSI Cirrus HD-OCT 5000 Review Software V.10 )自动选取获得范围内黄斑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 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 SCP)分析,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划分出直径为1 mm、1~3 mm、3~6 mm的中心区、内环区、外环区3个同心圆,获取中心区、内环区、外环区及整体区域的血管长度密度(vascular density,VLD)与血管宽度密度(perfusion density,PD)。再选择HD Raster 5 line模式对黄斑区6mm范围行0°+90°方向扫描获取EDI-OCT图像。手动测量SFCT及中心凹旁ORT(Henle纤维层+外核层内侧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ONL/HFL-RPE)。采用 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的方法表示,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 ;多组样本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并采用事后多重比较。眼轴长度与血管密度、SFCT、ORT不满足二元正态分布,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以上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正常眼轴NPDR组在黄斑中心区、内环区、外环区、整体区域的VLD及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轴的NPDR组黄斑中心区的VLD及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环区、外环区、整体区域的VLD及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眼轴NPDR组内环区、外环区、整体区域的VLD及PD较正常眼轴NPDR组、长眼轴NPDR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心区外,内环区、外环区、整体区域的VLD及PD均与AL之间具有负相关性。
  2.正常眼轴NPDR组SFC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轴NPDR组的SF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CT与AL之间具有负相关性。
  3.正常眼轴NPDR组与对照组中心凹旁O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眼轴NPDR组中心凹旁ORT低于正常眼轴NP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凹旁ORT与AL之间具有负相关性。
  结论:
  1、正常眼轴NPDR患者较正常眼轴对照组黄斑区血管密度及SFCT降低。
  2、在不同眼轴NPDR患者中,黄斑区血管密度、SFCT、中心凹旁ORT随眼轴增长而下降。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报纸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