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酵母菌复合处理木薯淀粉生产废水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g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薯作为广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大部分被用来加工成淀粉等工业产品。木薯经过加工后,排放出来的废水酸度大,有机物浓度高,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和空气的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生化法处理木薯淀粉废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废水处理不够彻底,并且没有很好的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变废为宝。本文在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过程中,前期采用固定化霉菌处理,霉菌可以将废水中的淀粉类有机物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后期将霉菌倒出,加入游离的深红酵母菌继续处理废水,使酵母菌充分利用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生长,最后回收酵母菌体。本实验一方面可以利用霉菌和酵母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大大降低废水CODCr;另一方面回收的酵母菌体含有大量的单细胞蛋白,可以用作动物饲料等,产生经济效益。实验结果表明:(1)用黑曲霉、米曲霉和台湾根霉在同一条件下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选取黑曲霉作为处理废水的较佳霉菌;黑曲霉较佳的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0mL/100.0mL液体培养基,初始pH为6.0,摇床转速为110r/min,温度为30℃。(2)黑曲霉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载体投加量为2.0g,初始pH6.0,摇床转数100r/min,温度30℃。在该工艺条件下处理实际木薯淀粉废水72h,CODcr去除率为88.9%。说明固定化黑曲霉菌可用于处理实际的木薯淀粉废水。(3)选用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深红酵母菌同一条件下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选取深红酵母菌作为处理废水的较佳酵母菌;在接种量15.0mL/100.0mL液体培养基,初始pH为5.0,摇床转数为160r/min,温度为30℃的生长条件下培养深红酵母菌,菌体生长较好,菌体湿重可达到37.8g/L。(4)深红酵母菌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种龄为24小时,接种量15.0mL/150.0mL废水,初始pH为4.0,装液量为150.0mL/250.0mL,摇床转速为160r/min,温度为30℃。在该工艺条件下处理实际木薯淀粉废水废水48h, CODcr去除率为51.5%。湿菌的量为33.6mg/L。说明深红酵母菌可用于处理实际的木薯淀粉废水。(5)采用固定化黑曲霉菌和游离深红酵母菌联合发酵处理模拟木薯淀粉废水,加入深红酵母菌时间为固定化黑曲霉菌处理废水后的第16h,发酵总时间为60h。将新鲜的木薯淀粉废水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处理,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96.5%,回收菌体干重为4.2g/L,总蛋白含量为1.2g/L。说明可以利用固定化黑曲霉菌和深红酵母菌处理新鲜的木薯淀粉废水,降低废水CODCr,同时回收酵母菌体生产单细胞蛋白。
其他文献
为了充分发挥混气技术在煤矿瓦斯工业化利用中的作用,分析了现有煤矿瓦斯混配技术的原理及优劣,并基于不同维度对现有的瓦斯混配技术进行了客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连续
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移动社交网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文中,分析了我国网络团购模式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将移动社交网络与网络团购
嘉禾是块红色的热土,嘉禾是个传奇的地方。从古至今,嘉禾人凭着满腔热血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为了研究露天煤堆群中各煤堆之间自燃趋势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先低后高、等高、先高后低3种排列方式下煤堆群整体的温度及CO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迎风向首座煤堆的形
文章介绍了当前基层事业单位思政工作存在思想不稳定、价值观变化等突出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做好创新和传承两篇文
要如何看清一张图片?把小图放大放大再放大,但是这样能看到的,可能也只是马赛克。众所周知,由于信息量的缺失,小图是很难被修复成为高清大图的,这就苦了很多找到精彩的图片、偏偏这张图却不甚高清的朋友。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AI的出现带来了奇迹!这是一个提供基于AI技术提供图片放大技术的网站。
为了对CO2致裂器泄能头的参数设计提供优化方案,采用ANSYS-CFX对CO2致裂器的泄能头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了CO2致裂器的单孔泄能头在不同入口气体压力、扩张段长
从来的纪念都是史实的盘点与灵魂的再现。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了。这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也是一个缅怀先辈的日子。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使国家独立富强的伟人
很多人由于疫情已经在家工作了几月有余,而关于这段经历,无论结果是否好坏现在似乎还没有尽头。但总的来说,企业和其IT部门应该为此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未来灾难来临时
本文简要叙述了各种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和发展趋势 ,重点论述了潜载导弹水下发射的发射装置共架问题 ,提出了新概念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的设想。可供潜载导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