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器件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7年C. W. Tang等首次报道了低压工作的高亮度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来的二十余年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协作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和各国高技术竞争的焦点。目前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进入市场。理想的电致发光材料应该具有载流子注入和传输的平衡。通过改变和修饰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化学结构可以调节材料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传输性能。本论文具体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初步研究:1通过典型的Wittig-Horner聚合,将吩噻嗪单元、吩噻嗪-5-亚砜单元引入聚芴骨架,合成了两种共聚物;即聚[N-正辛基3,7-亚吩噻嗪基亚乙烯基-2,5-亚噻吩基亚乙烯基](P1)、聚[N-正辛基-3,7-亚吩噻嗪-5-亚砜基亚乙烯基-2,7- 9,9-正辛基亚芴基亚乙烯基](P2)。将吩噻嗪单元引入聚噻吩骨架,合成了聚[N-正辛基3,7-亚吩噻嗪基亚乙烯基-2,5-亚噻吩基亚乙烯基](P3)。采用紫外可见吸收(UV-Vis)、荧光光谱(PL)、循环伏安法、电致发光光谱(EL)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材料的光物理、电化学、电致发光等性质。2将1中这三种聚合物(P1、P2和P3)制成单层LED器件(ITO/polymer/Ca)。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吩噻嗪单元的引入降低了聚芴的电离势(Ip),提高了电子亲和势(Ea),改善了材料的载流子传输能力。聚合物P1、P2的EL发射峰分别在552nm、544nm,发出较强的绿光;P1、P2单层器件的最大亮度分别为20 cd/m2(16 V)和12.5 cd/m2(15 V)。聚合物P3的EL发射峰在616nm,获得了橙色发光。相比均聚吩噻嗪而言,噻吩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聚合物材料的LUMO能级,却对其HOMO能级影响很小。单层器件的最大亮度为50 cd/m2(17V)。3将原始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进行处理,包括纯化、剪切和进一步的化学反应,从而最终得到可溶性的单壁碳纳米管(s-SWNTs);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Raman)和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4研究可溶性单壁碳纳米管(s-SWNTs)对双层结构的器件的影响。我们将s-SWNTs掺杂到空穴传输材料PVK中,制成ITO/PVK:s-SWNTs/Zn(BTZ)2/ Mg:Ag/ Ag双层器件。研究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以及s-SWNTs的掺杂对空穴注入和传输的影响。5此外,我们还尝试合成含吩噻嗪的磷光电致发光材料,并对这些结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希望这些尝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润滑管理,因为润滑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对整个煤矿机械设备管理安全运行的一个保证。与其他行业的机械设备相
本文主要以基于有限元法的软件为工作平台,研究探讨了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场分析的实体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各种常用电路元件的结构特点,用层段相结合
微波电路广泛应用于雷达、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已经离不开微波电路。然而,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在材料、结构、电路
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出现,将为光子学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开创新的领域。光子晶体巨大的应用前景令世界很多著名实验室在近十年来掀起了光子晶体制作的研究热潮,已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长距离、高比特律数字通信系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宽带模拟信号传输的市场也迅猛增长。由于光放大器和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最基本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能认识他们的朋友,初步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和社会最基本的认知。在上幼儿园以前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的照料下生活的,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合成、制备工艺的改进,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在不断攀升。尽管如此,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还是明显低于硅基电池,要实现聚
本文概述了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2基稀磁半导体的研究现状、磁有关的效应以及稀磁半导体中磁性起因的认识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溶胶凝胶法制备Co掺
教育部在 2016 年度对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中增补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文章结合贵州省大数据发展、 根据大数据人才岗位需求, 探索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视频应用已经开始慢慢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3G将为实时视频通信提供足够的带宽,3G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视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