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三甲氧基-7-氧化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合成了三种2,9,10-三甲氧基-7-氧化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并以它们为配体,与9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锌、镍、铜、钌、镧、钐、铈、钕、钋反应制备得到12种新型配合物,利用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这些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在细胞水平上,利用MTT法测试了配体与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细胞形态学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基于诱导凋亡和周期阻滞机理对配体与配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研究此类基于天然活性配体的金属抗肿瘤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为了探讨氧化阿朴菲生物碱骨架上的1号位R基团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全合成方法得到三种具有构效关系的2,9,10-三甲氧基-7-氧化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即1号位上的R基团分别为氢原子(R=H),给电子基团甲氧基(R=OCH3),吸电子基团三氟乙氧基(R=OCH2CF3),以它们为配体分别合成了3种未见报道的锌配合物(配合物1、2、3)。以1-三氟乙氧基-2,9,10-三甲氧基-7-氧化阿朴菲为活性配体,分别与镍、铜、钌、镧、钐、铈、钕、钋反应制备得到9种新型配合物(配合物4、5、6、7、8、9、10、11、12)。利用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这些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Zn(OG1)2(DMSO)2](ClO4)2(1)[Ru(OG3)Cl2(DMSO)2](7)[Zn(OG2)2(H2O)2](ClO4)2(2)[La(OG3)3(NO3)3](8)[Zn(OG3)2(ClO4)2](3)[Sm(OG3)(1,10-Phen)(NO3)3](9)[Ni(OG3)2(NO3)2](4)[Ce(OG3)3(NO3)3](10)[Cu(OG3)2(NO3)2](5)[Pr(OG3)3(NO3)3](11)[Zn(OG3)2(NO3)2](6)[Nd(OG3)2(NO3)3(H2O)](12)二、通过MTT法初步检测配体及其12种金属配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株(MGC80-3、T-24、Hep-G2、SK-OV-3、He La)与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增殖抑制作用,选取对配合物敏感的肿瘤细胞株进行测定其IC50值,结果显示配合物1~6对T-24与MGC80-3肿瘤细胞的活性最好,其IC50值均在10μM以内。三、利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配合物1~6诱导T-24和MGC80-3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3、4、5、6能将细胞增殖阻滞在G2,配合物2能将细胞增殖阻滞于S期。Western Blot实验发现配合物1、3、4、5、6作用T-24肿瘤细胞后,G2期相关的蛋白p21、p27、p53蛋白的表达量升高,CDC25C、CyclinA2、CyclinB1、CDK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由此可知,配合物1、3、4、5、6是通过改变这些蛋白水平的表达将癌细胞阻滞于G2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配合物2作用T-24肿瘤细胞后,S期相关的蛋白p21、p27、p53蛋白的表达量升高,CDC25A、CyclinA2、CyclinE1、CDK2蛋白的表达量升高,表明配合物2将细胞阻滞于S期。利用ICP-MS检测配合物1~6中的金属离子在人膀胱癌细胞T-24各细胞器中的分布情况,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作用人膀胱癌T-24细胞后,配合物1中的Zn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和细胞核组分;配合物2中的Zn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组分;配合物3中的Zn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组分;配合物4中的Ni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组分;配合物5中的Cu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和线粒体组分;配合物6中的Zn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中。结果表明了6种配合物可能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的药物活性效应不一样。四、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Western Blot及细胞形态学法等检测手段探究了配合物1~6诱导人膀胱癌细胞T-24的凋亡作用机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6均能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JC-1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6作用T-24细胞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通过流式细胞术与细胞形态学方法检测到配合物1~6作用T-24后,细胞内的ROS与Ca2+水平明显升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配合物1~6作用T-24细胞后,细胞内的caspase-3、caspase-9被激活;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配合物1~6作用T-24细胞后,细胞内的抑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量下调,促凋亡蛋白Bak、Bax表达量上调,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量也随之增加,结果表明配合物1~6可能是通过使线粒体功能紊乱从而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发生凋亡。
其他文献
贵金属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在发光、医学、成像、生物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随着银纳米簇合物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关于银纳米簇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成为当代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纳米颗粒的多分散性及其不稳定性阻碍了各种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本论文通过配体保护、硼氢化钠还原的方法,构建了两个银纳米簇合物Ag15和Ag36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Ag15簇合物
学位
在金融、经济、保险等的领域中,对风险进行准确度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VaR不是凸性的风险量,对尾部风险测量也不充分.因此,学者们提出了新的风险量CVaR,它是指在投资组合的损失大于某个给定的VaR值条件下的期望损失.当X具有密度函数p(x)时CVaR的定义等价于一个最优化问题的解,在此CVaR等价定义的基础上,Trindade(2007)给出了一类优化型CVaR估计,并研究了独立同分布下优化型CVa
学位
智能光响应水凝胶具有侵入性低,能够实现时空可控性,远程和即时递送等优点,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中将光热纳米材料包载在温敏水凝胶的网络结构中制备得到光响应温敏型水凝胶能够在光控下使体系局部温度升高,一方面通过凝胶溶胶转变驱动药物定点按需释放用于化疗,另一方面产生光热效果用于肿瘤光热治疗,从而实现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为可注射药物输送载体在肿瘤治疗上提供了新的
学位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肿瘤治疗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治疗时间短、低毒性、低毒副作用等特点,有效降低了全身治疗的系统毒性。因此,PTT的研究在纳米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在这些涉及PTT的研究中,研发高效、低毒的光热纳米材料,特别是具有成像及治疗功能的光热诊疗纳米材料,更是研究热点之一。聚N-苯基甘氨酸(poly(N-pheny
学位
硼酸功能化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吸附剂,已成为用于选择性分离和分子识别含顺二醇类化合物的重要媒介。通过硼酸功能化修饰,材料表现出几个重要的优势,包括可逆的共价结合、吸附和脱附过程可以由pH控制、快速的吸附和脱附动力学过程,以及和众多分析方法有良好的兼容性。含有顺二醇类化合物包括核苷、糖肽类抗生素等都是生物及环境分析中重要目标物质,对于这些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分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十年里硼酸功
学位
光热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光热转换性能,在许多技术领域如光治疗、海水淡化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光热纳米材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他们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生物相容性差、近红外吸收较弱等。鉴于此,纳米粒子通过生物大分子表面修饰有效弥补光热纳米材料的缺陷,促进光热纳米材料在生物上的应用。生物大分子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生物相容
学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禾谷镰刀菌和粉红镰刀菌等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主要污染小麦、玉米及燕麦等粮食作物,很容易在人类的食物和动物的饲料中出现,并随着食物链进入机体消化道中,从而使肠道成为DON攻击的第一靶标。肠道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和毒素入侵的第一屏障,对保护人畜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蛋鸡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目
学位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具备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性能好等特点,已成为新能源领域中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电极材料的创新是超级电容器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便、成本低廉,以
学位
中药材羊开口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的根茎,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羊开口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成方制剂“三金片”的主要药味之一,其性微温,味甘、酸、涩,有着收敛、止血、解毒的功效,在广西壮、瑶民间用来治疗泄痢、除湿毒、崩漏带下、内外伤出血等症。本课题论文利用多种传统分离方法(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小孔树脂柱色谱柱,
学位
稀土料液中杂质众多且难以脱除,稀土料液中的非稀土杂质的存在会影响稀土的萃取分离,造成乳化和第三相现象。为此,本文研究了以N235为主的萃取剂对非稀土杂质元素Fe、Al、Pb、Zn、Si等的萃取及反萃行为,考察了料液p H值、相比、有机相组成对萃取及反萃的影响,对N235除杂过程中产生的第三相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等对稀土料液中硅的脱除效果,研究了稀土料液除杂的工艺流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