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极淡却极有味”——萧红小说创作论略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是一位有着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她具有很强的文体意识,这在当时(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文学内容大于文学形式的中国现代文坛,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新时期以来,海外学者葛浩文教授的《萧红评传》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形成研究萧红的热潮,萧红小说文体个性被研究者重新确认,称之为“萧红体”。而20世纪末,中国文学界盛行一时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研究,使一些萧红的研究者开始以哲学的眼光分析、阐释萧红的小说。 本文认为,萧红能够以最朴实本色的语言营构一种诗化、散文化、极具个性化的逼近哲学、揭示生命的独特文本,以单纯、本色达于文学意义上的超越与永恒,是萧红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本文以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文本细读、比较联系、创作主体心理允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萧红小说清新质朴的风格、个性化的叙事等文体特色所达到的对于生命、人生“力透纸背”的直觉感悟与哲学思索。 论文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着重阐释、分析萧红小说的哲学意蕴,重点围绕小说透露的对于生命和人生的追问与思考,从而揭示萧红小说与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暗合的超越性特质;第二章,着重分析萧红小说形散神聚的意象性特征,具体论述了其小说意象的形成原因与审美特点;第三章,着重分析萧红小说独特的空间化立体化结构与女性立场的叙事特点,从而揭示其极具个性化“萧红体”的成因;第四章,着重分析萧红小说朴素自然、如诗如画的语言韵味。
其他文献
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中,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是一个享有很高声誉的作家,他的众多作品都受到专家与读者的称道。其长篇小说《五号屠场》出版后就受到广泛关注,列
仁是孔子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也是一个界定很模糊的范畴,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余次,但孔子在每次说到仁的时候,给出的解释都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仁在孔子以前历史上的使
本论以家乡所在地语音——葫芦岛市区方音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描写葫芦岛市区方音的声、韵、调及声韵拼合系统,全面阐释葫芦岛市区方音的特点。本论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中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
心脏虽小,功能强大,它甚至能控制男性“下面”的硬度与强度。发表在美国《泌尿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心脏是男性性能力的强大后盾,心脏健康,性生活才能美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
现代建筑规模都比较大,而且工期长,不确定的因素多,工程施工管理的良好与否在安全、进度、质量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本文根据多年工程管理工作实践,同时结合近期负责筹建的万江敬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坛上,林白无疑是独特的一个。林白在其个人化的写作中始终充满了对女性乃至人类精神的关怀,孤独和狂欢的精神主题贯穿其全部创作。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充满
廉声是一个以新历史小说创作而为人所知的作家。他虽算不得是该思潮领航级的人物,但他不俗的实践,还是为自己在新历史小说的气场里争得了一席之地。他的历史小说多以上世纪三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繁忙,因而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明显已经无法应对现代经济的快节奏发展
本文以现代性与民族性为线索全面梳理了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坎坷历程与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前者肯定了后者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