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半乳糖对不同假小链双歧杆菌肠道生长及定殖能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是中国人群肠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具有改善宿主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特定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提高益生菌的肠道存活率或定殖持久性,但其作用存在菌株差异,且内在原因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这限制了用于促进特定益生菌增殖或定殖的膳食策略开发。因此,本研究以典型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人群试食试验筛选得到存在GOS利用能力差异的假小链双歧杆菌菌株,结合体外单菌培养实验和基因组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可能导致菌株GOS利用能力差异的基因并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评价GOS对特定菌株定殖能力的作用,以期解析能被GOS刺激生长的菌株的生长特性和基因特征,优化以促进菌株肠道生长及定殖为靶标的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合搭配的选择方法。首先,基于人群试食试验,分析不同双歧杆菌对GOS的响应。招募了1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完成人群试食试验的人数为8人)给予GOS(10 g/d,4周),收集基线期末、GOS摄入2周和GOS摄入4周的粪便,基于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双歧杆菌种水平分析,探究GOS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GOS显著提高健康成年人肠道中放线菌门和双歧杆菌属的丰度,但不同个体肠道中的假小链双歧杆菌对GOS的响应不同。故从志愿者粪便中分离得到4株假小链双歧杆菌进行后续实验,3株来源于3位应答者(假小链双歧杆菌丰度提高),1株来源于1位无应答者(假小链双歧杆菌丰度降低)。为了分析上述4株假小链双歧杆菌在体内对GOS响应差异的原因,基于体外单菌培养实验和基因组比较分析,探究响应GOS的菌株的生长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菌株在GOS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表明,在人群试食试验中可响应GOS的菌株更能适应GOS为碳源的营养环境,对该低聚糖的利用能力更强,生长曲线稳定期时生长量更大(最高提升了32.84%),代时更短(最高缩短了27.58%)。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这4株菌的基因组信息,基因组比较分析后推测假小链双歧杆菌利用GOS的途径:内切β-半乳糖苷酶(Gal A)在胞外对GOS进行初步水解,通透酶(Lac S)转运GOS进胞内,β-半乳糖苷酶(Lac Z)在胞内进一步降解GOS。此外,比较这4株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发现,体内响应的菌株编码碳水化合物酯酶(CE1和CE10)的基因数量更多,可能是CE1和CE10协助了胞外或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降解GOS,从而提高了菌株对GOS的利用能力。接着,验证CE1和CE10与菌株GOS利用能力的相关性,选择编码CE1和CE10的基因数量存在差异的菌株,考察菌株在单菌体系、混菌体系和粪便体系中利用GOS的能力,并分析菌株利用GOS的结构差异和基因转录水平差异。从自有菌种库挑选了假小链双歧杆菌FGZ28MM6(CE1:9个;CE10:8个)和假小链双歧杆菌FSDWF3M4(CE1:3个;CE10:4个)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菌株FGZ28MM6的GOS利用能力更强,生长曲线稳定期生长量更大(为FSDWF3M4的2.11倍),相同时间内消耗更多高聚合度的GOS。与利用葡萄糖相比,在利用低聚半乳糖时,菌株FGZ28MM6的基因3872(编码CE1)和基因3878(编码CE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3.94倍和4.86倍),而菌株FSDWF3M4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此外,在混菌体系和粪便体系发酵GOS过程中,菌株FGZ28MM6的绝对菌数更多。最后,基于基因组特征和体外实验结果,选择相关基因数量及GOS利用能力具有差异的菌株(假小链双歧杆菌1M25和FSDWF3M4)进行动物实验,评价GOS对菌株肠道定殖能力及代谢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GOS能够提高菌株1M25的定殖强度并延长定殖时间(菌数提高10~2CFU/g粪便,定殖时间超过14天),还能够提高其代谢活性(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但对于菌株FSDWF3M4,GOS既未提高其定殖强度也未延长其定殖时间(定殖1天左右),对其代谢活性也无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研究表明GOS对不同宿主肠道内的假小链双歧杆菌的生长刺激作用存在差异,分离菌株进行实验发现不同宿主来源的假小链双歧杆菌利用GOS的能力不同,这可能与编码碳水化合物酯酶(CE1、CE10)的基因有关。GOS能提高特定假小链双歧杆菌菌株的定殖强度、定殖持久性和代谢活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3x+1推广函数与广义Mandelbrot集的分形性质研究的内容与结论,同时构造了新的算法以降低分形生成的时间。分形理论是Mandelbrot在1982年提出的,随即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近三十年来,许多学者对分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以分形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推广。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对3x+1推广函数和广义的Mandelb
超分子化学的每一次飞速发展都离不开各类大环主体分子,从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到柱芳烃这五类经典的大环分子,再到近年来的斜柱芳烃、姜芳烃、塔芳烃、棱柱芳烃等,这些大环分子不仅具有特殊的结构,而且合成简单,易于衍生,具有富电子空腔和各种不同的性能,使得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不断开发新型的大环主体化合物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开发合成了两类新型的大环主体分子,
基于数字要素属性的变化,聚焦中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数字呈现为“作为工具”和“作为资源”两种属性,进而可以构建“数字激励结构”的解释框架。在不同类型的数字激励结构下,地方政府有其对应的组织性和技术性调适行为。在工具型激励结构下,政府数字化逻辑是工具性定位的顶层建构与层次扩散、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关系磨合和从“无中生有”到“内外兼修”的应用增长。而资源型激励结构下的数字化逻辑则演变为组织为轴以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自《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节选内容重点讲述中国如何通过复兴乡村生态和社会文明,以避免出现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通过对节选内容的翻译,希望吸引国外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乡土状况和三农国情,从而促进文化交流。科普文本翻译的一般目的在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详实的历史数据资料来阐述客观现实。因此,翻译目的论在该文本翻译过程中具有
舰船声呐信号识别是水声装备和武器系统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海上作战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战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实际的舰船声呐信号识别系统往往面临着信噪比较低、特征表征能力不足、样本数量少和识别种类繁多的问题,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信号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际采集的被动声呐信号样本会包含大量的海洋噪声,因此需要使用降噪算法对噪声进行抑制。根据舰船声
目的:通过基于白蛉形态学的分类,探讨不同形态特征在不同种属间的权重,为以后传统的白蛉分类学提供参考;对部分白蛉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这些种群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及演化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Cytb基因用于白蛉种类鉴定的有效性问题。方法:(1)选取白蛉亚科白蛉属14个种、司蛉属27个种作为分类单元、各52项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指标,分别通过SPSS
CDIO理念是起源于国外的教育理念,最早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英文字母的缩写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经实践研究证明,该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教育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均衡发展的问题,研究领域也从工程教育领域逐渐延伸到其他教育领域,在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也
果蔬生鲜面可以弥补传统面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缺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菠菜生鲜面色泽翠绿,营养价值高,在果蔬面制品中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含菌量高、酚类物质、叶绿素等含量丰富,菠菜生鲜面货架期极短且贮藏过程中会逐渐变黄变暗,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湿热处理、茶多酚结合湿热处理以及酸度调节剂对菠菜生鲜面微生物、颜色以及品质的影响,为延长菠菜生鲜面的货架期提供
紫外图像检测系统是用于观察和检测日盲(240~280nm)紫外光信号,并将紫外图像信号转换成实时可见光图像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其主要用于电站、变电站、输变电系统、输变电线路电晕放电的检测和火灾检测。目前的紫外图像检测仪主要是用分光镜分离出紫外和背景光通过DSP融合两路图像。这类检测仪主要面向于野外工作和对背景要求比较严格的环境。分光镜在紫外检测仪的使用无疑增加了仪器的成本和降低了紫外光谱图像的分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就餐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外卖已成为餐饮业中的新态势。每天成千上万的订单需要消耗大量的快餐包装,但传统的外卖打包过程均由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餐盒结构多为插入式或卡扣式,结构密封性差,配送过程中易撒漏;包装材料以塑料为主,快餐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随着国家限塑令的推行,减少或取代塑料快餐餐盒已成必然趋势。本文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强、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