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中的身份和意识形态遏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其著名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自1952年出版以来声誉至今不衰,目前已被奉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黑人青年的成长经历,他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对他视而不见。埃里森通过小说主人公—看不见的人,提出了“我是谁?”,“我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类困扰着当代人的普遍问题。他最后遁入地下洞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小说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极具预见性的主题成为众多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争相研究的对象。身份主题一直是埃里森小说创作关注的重点。本文用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了《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寻找自我身分的主题,指出主人公被自己內化的了意识形态所“遏制”,从而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导致寻找身分的失败。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拉尔夫·埃里森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并对其小说《看不见的人》的大致内容介绍进行了介绍,重点放在前人对《看不见的人》的评价和批评上,并引出本文论题,即主人公寻找身分的失败源于其內化了的意识形态。第二章通过基本定义、历史渊源和当代批评家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意识形态理论。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经由阿尔都塞和杰姆逊的发展和补充,意识形态批评成为当代西方一种主要的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特别是杰姆逊的“遏制策略”的理论对于文学和文化批评有着重要意义。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主人公所內化的两种主要意识形态话语揭示了他如何认识自己与周围白人世界的关系,并按照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来努力寻求自己的成功。第四章分析了主人公对自我身分的追求和失败的一系列过程。由于被“遏制”在內化了的意识形态之中,主人公接受了一系列别人强加给他的身份淙挥腥?位能够认清黑人和白人关系,并由此认清了自己身份的人物不断警告主人公并向他指明真确确立自己身份的途径,主人公还是未能认清自己的身份。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看不见的人》中意识形态的“遏制”之作用和主人公寻找自己身份失败之间的联系。说明了埃里森的这部伟大的小说是“一步意识形态小说的鸿篇巨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中钙通道Cav1.3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钙通道Cav1.3表达的情况.采用Nissl法观察大鼠海马内神经细胞缺血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缺血对照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大鼠海马中钙通道Cav1.3表达有所增加(P
学术兼职: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
当今,全球每年新增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严重出生缺陷患儿约为790万名。我国每年新增先天畸形儿及出生后逐渐显现出来的缺陷儿高达80万~120万,即每30~40s就有一个缺陷儿降生,约占我
目的探讨抑制人核小体结合蛋白1(NSBP1)基因后抑制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侵袭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lentivirus-NSBP1转染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后
<正> 小荷初露李小楠现年12岁,目前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三小学六年级。李小楠是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一个爱玩的孩子。我爱好摄影、英语和玩游戏,尤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阻挡的潮流。顺应金融混业监管的趋势,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步走上了统一监管的道路。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入世过
本论文论述了石油土壤污染的起因、危害及当前国际国内对于土壤石油污染的最新修复技术。通过对采集于长庆油田地区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初步获得了182株具有石油
艾滋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了《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一版,并于2011年和2015年进行了更新。2018版指南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HBsAg/HBV DNA比值判别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Fisher判别函数,评价Fisher判别函数判别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
风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全球风力发电产业和发电技术正快速发展。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是当今世界风力发电的主趋势,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