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作物复种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比较及保护性耕作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ila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区生态安全和水质状况关系到调水工程的成败。本研究针对当前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水库水质有恶化趋势的现状,在库区开展不同作物轮作、复种模式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农作系统农田产流量及其污染物含量,分析作物的养分吸收、分配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评价不同作物生产系统对农田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同时,在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和稻-油轮作系统开展保护性耕作适宜技术研究,试图为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在库区坡耕地,冬季作物种植油
其他文献
2007~2010年在陕西省合阳县设置不同秸秆覆盖时期及覆盖量种植冬小麦试验,通过对0~200cm土层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及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的测定,研究渭北旱地不同秸秆覆盖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完善旱地秸秆覆盖栽培技术体系,提高旱农区作物产量,改善旱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秸秆覆盖处理均较裸地种植降低了冬小麦苗期及抽穗期0~25c
学位
本研究以12个紫花苜蓿国外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日变化、产量高峰期(4-7年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测定和分析,探讨苜蓿叶片光合与蒸腾在产量高峰时期的变化,分析光能水分有效利用方式,为今后苜蓿的高光效育种及合理的栽培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在返青期呈“双峰”型,分枝期和现蕾期均
学位
小麦籽粒在灌浆的过程中伴随着植株的衰老,植株的衰老与籽粒的充实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研究植株衰老机制对小麦的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非顺序性衰老小麦的顺序性衰老茎和非顺序性衰老茎在形态、生理和粒重等方面是有区别的,顺序性衰老茎上不同叶位的叶片形态、生理和千粒重的变化规律与常规小麦相似,但非顺序性衰老茎上却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尤其非顺序性衰老茎上籽粒的千粒重重于顺序性衰老茎,其缘由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
学位
养分和水分一直是制约旱地农业生产,特别是黄土塬区雨养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两大关键性因子,所以对水肥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进行研究,对于旱作地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黄土塬区农田特点,对该区农田蒸散特征和不同施肥试验下的作物生产状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DSSAT模型等方法对不同水肥条件下的作物生长、水分利用及生产潜力状况进行了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表明,
学位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与调查,结合作物栽培特点和汉中市自然种植条件,设计了油菜和水稻关键栽培技术的品种、密度、肥料等试验,同时对油菜和水稻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些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结论:1.水稻主推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得出,丰优香占、丰优28以及协优527抗病性强,稳产性,丰产性均优于其它品种,适宜在汉中示范推广。2.在一定范围内,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随着密度的增
学位
本研究选用卫星搭载小麦突变株系,测定SP5、SP6代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并决选出了稳定遗传突变株系;分析了初选株系的HWM-GS与LWM-GS以及蛋白质含量;探讨了空间环境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诱变效应。以期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卫星搭载引起小麦农艺性状产生变异,其中株高突变率最高;穗长、千粒重、生育期等均有部分变异。在4代决选之后,多数株系即可稳定遗传,部分株系
学位
播期、密度是小麦栽培中容易控制的因素,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二项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品种陕麦159与西农9871生长发育、产量等的影响,为生产上选取不同品种最优的播期和密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播种期与播种密度通过影响小麦全生育期的长短,进一步影响小麦群体及个体发育。小麦群体生长与个体的发育将影响小麦根系生长状况、小麦株高及小麦穗发育状况
学位
本试验以桃砧木GF677(Prunus. amygdalus×Prunus.persica)为材料,首先通过茎段培养获得组培无菌苗,其次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碳源和暗培养时间等一系列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桃砧木GF677叶片离体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保存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月下旬进行GF677茎段培养,腋芽萌发率可达90.90%,且生长状况良好。GF677试管苗适宜的增
学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高,但是需氮量也大,而大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农业成本的增加,甚至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筛选氮高效材料,明确氮高效机理,改良油菜品种,从而提高油菜的氮利用效率,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法。本试验以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以及种间杂交衍生而来的新型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在高氮和低氮两种氮处理下,考察材料的产量构成因子以及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布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世界11%的耕地种植水稻,年生产稻谷约6亿吨,稻谷提供了世界全部人口的1/2左右的粮食。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广泛的种植区域和人类的高度重视,加上其本身的染色体组成小,使得水稻成为单子叶植物的模式物种。在水稻进化的近7000年历程中,通过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突变体。自从1963年Nagao和Takahashi首次发现水稻的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