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的发展与地方社会演变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清代江西上高县书院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首先探讨书院的管理体制及其变化,进而分析其与士绅、宗族等社会组织的内在关系,以期揭示书院兴起与重建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清代前期,在官方的积极倡导下,上高县内的书院数量逐渐增加,呈现出由县城向乡村发展的态势。在此过程中,士绅的积极参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近圣书院的历史之中。至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士绅阶层在书院创建中地位的不断增强,他们无论是在山长的聘请与薪酬、首事的推选与委任方面,还是在经费的核算与生童的管理之上,均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从而使上高县书院的管理组织日渐制度化与规范化。清代后期,上高县的书院体系经历了一个重建过程。清前期创建的近圣书院,不仅增建了考棚,且其经费也得到了稳定的保障。此外,其他书院亦先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复兴。尤为重要的是,在此一时期,在士绅与宗族的主导下,上高县先后在省城创建了“南北凌云试馆”和“况氏试馆”。这些试馆或是由单个宗族独立兴建,或是由多个姓氏联合创办。这些试馆的出现,既是士绅阶层与宗族组织紧密合作的结果,又充分反映了“土著”与“客籍”之间的科举名额之争。换言之,正是凭借着在书院体系的重建过程中的政治与文化优势,上高县以况氏、李氏等为代表的土著集团,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对地方社会的控制权。总之,有清一代,上高书院的修建模式,大致呈现出一个从清初官府修建,到清中叶官倡绅办,再到清末的士绅及合族独资修建或合邑共同修建的历史变化。清代上高书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官、绅与宗族等不同社会力量在地方公共事务中扮演角色的历史变化,而且反映出地方社会的演变趋势。
其他文献
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人生成就事业的基础。中学语文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加以提高的,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必须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口
期刊
地图是地理教学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地图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在图上进行综合归纳与分
近年来,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在就业与择业过程中频频出现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主要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天学生做完作业以后,教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评阅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以对号或错号进行评阅,这种简单的批阅方法降低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的学术型培养模式已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同时如何协调发展招生规模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的难题。为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以民间力量实施为特点,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现阶段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生力军,作为社会主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讨论了肺脾两脏、营卫、三焦和气郁生湿的关系。临床工作中,对气郁的治疗更多是对气机的补、泄,却疏忽了气机的运动变化,忽视了“气郁化湿”的
<正> 伟大的教育革新家、教育实践家马卡连柯(1888—1939)把自己光辉的一生贡献给苏维埃的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并以非凡的才能研究了共产主义教育理论和方法,从而创立了与过去
郁证广泛存在于临床诸多疾病中,或郁于气血,抑或郁于表里;或因郁而致病,抑或因病而致郁;或郁而太过,抑或郁而不及。袁师临证分别从五郁论治因肝气郁滞所致的失眠、脾阳不升郁
近几年来,江苏地方社区教育得到了扎实推进,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开放大学是全民学习的共享平台和终身教育的支持载体,承担着统领区域社区教育工作和促进学习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