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愈来愈快,实现资本的相对自由流动势在必行,因此向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转变,以至最终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就成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的选择。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实现向浮动汇率制的平稳过渡,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多次调整了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的浮动区间。自2005年至今已有近10年时间,积累的丰富的数据,为汇率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历次浮动区间的调整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如何,汇率制度改革效果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形成关于汇率制度改革的可靠且有益的建议,也为日后平稳过渡至浮动汇率制及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ARCH模型和VAR模型对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汇率波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深入认识历次浮动区间扩大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以及这些政策变动所达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将自2005年8月至2014年8月的数据进行分段,比较各阶段实证结果,从而得到研究结论。具体而言,即利用ARCH族模型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根据浮动区间的调整情况在ARCH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以此模型来拟合汇率的波动,进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评判了历次浮动区间扩大的效果。通过论文的分析,最终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浮动区间的扩大对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用ARCH族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集聚性和波动性特征。第二,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而不断的扩大,汇率对其自身波动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而且汇率本身对冲击的自我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综合利用多种实证方法来研究2005年汇改后的汇率波动情况。根据2005年以来汇率浮动区间的变动,在传统GARCH模型的基础之上加上合适的虚拟变量,从而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也使所获得的结果更具说服力。其后,将VAR模型分析的结果与ARCH族模型分析的结果相结合,判断汇率浮动区间扩大的效果。第二,从一个具体角度——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分析与评价了汇率制度改革的效果,为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第三,采取了国家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仅通过实证分析工具对各时期实行的浮动区间的效果进行评估,属于评估法,并没有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来直接测算各时期所需要的实际浮动区间,因而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本文的研究仅着眼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并未涉及人民币对非美元汇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