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空间的本质为“用”早有定论。①但由于空间的语言建构极其丰富、活跃,致使其内涵的所指与时俱增和外延的界定不断拓展。当“空间”一词前缀“公共”时,传统的空间意涵已经开始注入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现代构筑意义②;而将“公共”一词前缀于“艺术”时,则“空间”的形态便由此打上了“场域精神”的烙印。公共—空间—艺术,毫无疑问,“公共”赋予了“空间”与“艺术”的现代词性内涵,而基于“公共”前提的空间与艺术的嫁接则成就了公共艺术的产生。这里,艺术介入空间的过程即为公共艺术的形式体现,其本质是构筑或注入功能空间某种“场域精神”。但是,在景观的功能空间构筑中,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营造具有某种“场域精神”的公共氛围,存在如何协调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的难题。功能空间追求的是使用的最大化效应,而艺术介入则有可能在强化自身效应的同时削弱空间的使用功能,反之也然。二者之间的结合是否能通过协调实现一种互补的关系,即获得趋向双赢的非零和效应呢?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探究即是本文将要着手研究的重点,也是笔者选题并决定撰写该文的初衷和努力的方向。文章由绪论;公共空间与艺术介入;艺术介入的零和效应与非零和效应;艺术与功能整合的双赢结果;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现状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通过完形学的体验形式对空间与艺术的公共性及其结合的途径、特性与方法进行了解析,认为基于功能属性的艺术介入是人与物交流互动的体验传感器,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营造具有某种“场域精神”的公共氛围;第三部分侧重分析了功能空间与艺术介入的矛盾冲突,以及获得非零和效应的协调的办法,双赢的途径是强化实地调查、民意调研和科学论证的环节;第四部分对艺术与功能空间结合的传统典范、成功案例、营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的研析和构想式的展望——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艺术介入功能空间的非零和效应的双赢结果;最后是结语,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明确对艺术介入功能空间的理念与价值的重新认识,是旨在探索出一套可供公共艺术实践参考的可行性营构模式,为我国公共艺术理论体系的深化与普及贡献些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