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图像质量评价已成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不需要参考原始图像信息,在实际中适用范围更广,已成为图像质量评价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多数传统的无参考质量评价算法在评价彩色图像质量时,首先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或转换为某一颜色空间来提取图像信息,然后将图像各通道的质量评价得分均值作为彩色图像最终质量评价分数,这不仅没有充分提取出彩色图像信息,也没有考虑到人眼对图像不同区域关注程度的差异,导致算法在评价彩色图像质量时主客观一致性较差。因此,探究彩色图像的特征提取和人眼视觉感知对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针对当前算法在评价彩色图像质量时并未充分提取彩色图像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包含不同颜色空间输入的模型,从彩色图像的不同颜色空间提取图像信息,分析研究不同颜色空间的图像信息对图像质量评价的影响。实验证明,将彩色图像在不同颜色空间中提取到的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可使模型获取更丰富的彩色信息。考虑到图像不同尺度的特征可以描述图像中不同层次的信息,提出一种多尺度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增加不同卷积层数的支路,以提取出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实验表明,提取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能够有效提高算法预测图像质量的准确性,为之后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供理论支持。(2)针对当前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无法很好模拟人眼视觉感知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机制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将彩色图像中不同颜色空间提取到的特征同时输入模型中,在模型中融合多尺度模块,以提取图像不同尺度的特征。根据人眼对图像不同区域感知程度的差异,在模型中引入视觉注意力机制,从而实现在计算图像最终质量分数时,为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局部质量分数分配不同的权重。该评价模型模拟了人眼视觉感知系统对彩色图像进行观察的过程。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与人眼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
其他文献
机器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自动翻译。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逐渐深入,神经网络在机器翻译领域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以及学者们孜孜不倦的研究使得机器翻译的性能一直在提升。当前,神经机器翻译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主要依赖于语言对的语料丰富,因为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方法,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高低严重依赖于语料质量的好坏和语料规模的大小。对于数据稀疏的语言对来说,神经
2014年以来,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在蒙汉机器翻译工作中,神经机器翻译方法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神经机器翻译方法以规模庞大的平行数据作为依托。这正是导致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在处理蒙汉这种弱资源语言翻译任务时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增强方法构造伪平行语料库,以此来缓解蒙汉机器翻译任务中可用平行数据较少的问题。首先,通过简单数据增强和回译两种方法构造伪平行语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呈现指数型爆发增长的态势,新型数据密集型应用对边缘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云计算方式是将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上传到云数据中心,在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密集型的智能处理。考虑到这一过程中海量的数据传输,这种中心化处理方式受到网络带宽限制以及网络安全限制,会影响数据处理的质量和速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结合边缘网络计算存储资源,在边缘网络上进行部分数据处理,
软体机器人作为一种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新型机器人,凭借其本身的柔顺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研究人员通过在自然界中的蚯蚓、蛇、象鼻等找到设计灵感,使软体机器人通过主动变形和被动变形来对未知复杂的环境进行适应,其在救援、探测、以及医学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软体机器人的领域正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因此,针对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对促进软体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设计了一款四足软体仿生机
学位
近年来,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采矿、排险、军事等非结构化环境中,尤其在极地科考和深空探测等极端环境领域。虽然其运用前景广阔,但对于极寒大温差环境下机械系统、机器人和机构特性的研究较少。极地、高原科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下的机械设备、机器人需要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低温环境和大温差变化造成的热变形,都会使机械零部件间的配合以及其自身的几何特征发生改变,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工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提出,满足了网络设备和数据规模的急剧增长的需求。伴随着网络规模爆炸式的增长,应用程序的不断迭代,SDN控制平面承载越来越重的负荷。由于控制器过载导致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时有发生,控制平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也愈发严重,这都严重影响SDN网络性能。所以如何分配好控制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性能,已经成为研究控制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S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大数据、云计算及网络通信业务蓬勃发展,使得数据中心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处理的网络业务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量迅速增加,对数据中心流量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流量调度算法往往不能从全局出发,也没有充分考虑链路实时状态对流量传输的影响,不能很好调度现今爆炸式增长的网络流量。近些年,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的提出,为流量调度
当前,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助老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受到了科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路径规划技术是助老服务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助老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仍存在局限性。助老服务机器人处于动态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在线路径规划方法缺乏全局先验信息,导致获得路径存在非最优问题;离线路径规划方法虽然能根据全局信息得到全局最优路径,但实时性差、不能动态避障。主要研究内容,针
近年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且不断地改造着传统行业,其中就包括畜牧业领域。在牛养殖产业中,牛的疾病防控、产品溯源以及保险索赔等对牛个体身份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接触式牛个体身份识别方式存在成本高、易丢失和篡改的弊端,会导致疾病防控不及时、牛产品无法正确溯源以及骗保理赔等一系列安全性问题。牛脸作为牛的生物特征,具有个体唯一性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