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OECD国家数据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八世纪后期,工业进程的快速推进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而长期依赖的主要推动力。但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部门使得资源要素日趋紧缩,能源使用的负外部性问题已凸显为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已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基于以上事实,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低碳清洁转型就必须处理好能源利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本文从价格视角切入,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研究范畴,以区域生态效率水平为目标变量,梳理能源价格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水平的影响机理。首先,从生产成本与污染排放基本路径出发,分析价格变动通过能源消费、绿色创新以及能源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产生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5-2017年28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设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实现各国生态效率水平的测算,就能源价格对生态效率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在异质性条件下,分析能源价格变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传导机制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在控制了其它影响生态效率的国家层面因素、时间变化因素,能源价格变化会显著影响一国生态效率水平,且与生态效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价格向上的逐步累积,其对经济环境的延迟效应逐渐减弱,最终能源价格的波动调整对生态效率水平产生由负向转为正向的促进作用。(2)不同能源类型、不同时期下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能源价格波动对生态效率的具有差异性影响。(3)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能源价格通过作用于能源的消费、能源结构优化影响区域生态效率水平。而绿色创新能够发挥直接调节效应以及对能源替代的间接调节效应,影响生态效率水平。本研究为科学把握能源利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关系提供研究基础,对于转变能源使用方式,走低碳清洁发展的道路,促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共性技术作为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或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对行业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共性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难度、研发时间长等特性,导致单由市场机制调节或由单一主体创新难以满足共性技术供给的需要。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对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说,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往往布局于重要行业和领域,在共性技术研发中能够有
学位
在全球价值链大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优厚的劳动力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积极投身到国际分工当中,使得制造业总体规模居全球首位。然而,长久以来,我国仍处于依靠“人口红利”组装加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端发展阶段,并未随外贸发展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升级,因此至今依然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近年来,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不容小觑,其产值占GDP的比重增势迅猛,也为促进制造业发展升级提供了新
学位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标准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不再取决于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国际技术标准在企业国际化道路和企业长远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性作用。这是由于产品嵌入了以专利为基础的技术标准,高昂的专利费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重要的贸易壁垒,加上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拥有国际技术标准的企业将掌握国际交易主动权,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甚至主导行业规则制定。当前“技术专利化
学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经贸摩擦频出,外部环境复杂变化,非洲作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地区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其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促进我国对非洲外贸持续稳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非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援助规模也增长明显,并且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越来越注重与推动中非经贸往来相结合,致
学位
中国经济处于由增长转向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目标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而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大而不强,缺芯少智”的问题,实现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共性技术”的突破发展。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供给不足,本文通过研究产学研合作对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缓解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市场失灵局面,促进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论文采用
学位
环境和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近年来建设“美丽中国”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铺天盖地,经济发展问题也一直是国民最关注的问题,企业出口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国际贸易水平可帮助一国政府拓展财政收入的来源。研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境规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
学位
伴随着共享经济这一新兴经营模式的普及与应用,许多厂商由共享平台的参与者逐步向平台的创立者转变,以期实现厂商的转型升级与技术革新。与此同时,市场的繁荣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他们会合理预期自己的后悔行为,进而做出更具策略性的购买决策。此外,消费者的预期后悔行为又对厂商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因此,研究产品共享以及消费者预期后悔行为对厂商的综合影响,对于探究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助力
学位
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多借助技术含量不足的生产环节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然而伴随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源不足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不仅有来自价值链上游发达经济体的“挤出”和“低端锁定”,还有来自价值链下游发展中经济体对我国“世界加工厂”地位的挑战。在内外同时受到制约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亟需掌握被发达经济体封锁的核心技术优势,跨越“世界加工厂”发展阶段,进而往全球价值链上游移
学位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猛降,全球经济整体进入持续低迷的状态,实现经济复苏和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实力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同时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创新驱动成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引领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核心源泉,研发投资更是企业保持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投资行为。为此,各国政府频繁出台和调整
学位
在全球化大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步入新阶段,2015年后,服务业生产总值对我国GDP的贡献已超过一半,产业发展重心逐渐由工业过渡到服务业。根据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将更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而当前的国家政策也鼓励服务业走向高端化。由于服务业内业态丰富多样,单提高生产效率只能带来产量的提升,而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将资金用于培养高效益行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服务业持续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