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中的对话与狂欢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1895-1975)是前苏联著名的批评家,他所提出的对话—复调理论、狂欢化诗学在国际学术界备受关注.巴赫金理论涉及的论题很多,但对话与狂欢化理论无疑是他最主要的两大成就.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讲,对话是两个人以上的话语交流,而对话性则是独白陈述中所体现出来的话语交流.巴赫金认为,审美活动的第一因素便是"移情",即"我"应该去体验"他人"的处境,也就是与"他人"换位思考."他人"的存在及其产生的"他人话语"是独白陈述中存在"对话性"的基础.这样,审美活动中的"我"与"他人"就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任何一方不可或缺的对应、潜在的对位、对话关系."对话体"来源于古老的苏格拉底对话和梅尼普讽刺故事,它还具有现代文艺作品所体现的时空特点,表现为共时性和狂欢化.对话性体裁所产生的话语形式是双声语,小说形式是复调小说.对话性在文本中需要有相应的对话环境,即各个阶层、各种人物都能自由对话的环境,也就是"狂欢广场".巴赫金把这种由狂欢精神转为文学语言的表达形式称为"狂欢化".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理论是对许多其它学科的批判性发展,是对文学本质更进一步的认识,是解读现代小说的钥匙.只可惜巴赫金没有亲自分析现代小说的文本;但是,作为现代认识论的工具,他的理论对现代小说的发展和对现代小说的价值的评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论文尝试使用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理论解读戴维·洛奇的小说《小世界》.通过深入的分析,该文认为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两大概念为该小说及戴维·洛奇的其它小说提供了有益的批评视角和新的批评工具.该文除结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戴维·洛奇以及他的《小世界》的批评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使用巴赫金的理论对该小说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讨论了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一些重要术语和概念,并指出这些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相关性.第三章从形式(即语言艺术与技巧)方面重新解析《小世界》,文章以诙谐的双声语特色为切入口,探索这部小说鲜明的对话性.第四章通过剖析小说中一些人物的狂欢化色彩及出人意料的明朗化结局,从内容(即叙事技巧)方面揭示了狂欢化叙事手法内在的双重本质.文章第五章对巴赫金复调理论在《小世界》中的体现加以分析.最后,文章的结论对论题作以总结.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文字游戏是莎士比亚对语言的睿智操纵,在莎剧中有着重要的诗学价值,对戏剧效果、人物塑造、刻画主题,丰富意向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字游戏更是莎剧中诗学语言的具体体现,从中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智慧及伟大。可是看到对莎剧中文字游戏的翻译系统研究却相当贫乏,其原因主要是文字游戏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中被排挤到边缘的地位;其意义的不确定违背了结构主义最根本的观点-语言是清晰准确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字游戏偶尔出现
学位
存在结构,尤其是there结构,是个热门话题。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如:Lakoff(1987)就区分了表指别(deictic)的there和表存在的there。他认为表指别(deictic)的there是原本的,而表存在的there是衍生的;Bolinger(1977)主要侧重于句首位置的there带来的方位知觉;Fillmore(1968)讨论了格的语法,并提出了主语的选择采用格等级原则;Kun
学位
本文从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了探讨,并对两种教学法(个体区别教学法和群体讨论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因传统课堂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较多的使用目的语交流的机会,缺乏实际意义上的交际,所以不利于语言习得;而个体区别教学法和群体讨论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外语课堂是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场所,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
学位
本文通过对人物塑造以及人物关系的探究,分析了亨利·詹姆斯小说《悲剧缪司》中艺术家与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冲突和妥协。本文具体分析了小说的主人公米丽亚姆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艺术家,米丽亚姆有自己的艺术理想,她认为艺术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提升人们的灵魂。在这样的艺术理想指导下,她观察到十九世纪晚期英国帝国政治中的道德缺陷和商业文化带来的精神贫乏。尽管她成功地拒绝了彼得把她的艺术活动作为文化殖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