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博尔塔拉河与精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数据初步探讨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机制,以3S技术为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对研究区22年期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方面看:(1)1990~1999年之间城乡用地和耕地面积的变化率增长,尤其是城乡用地速度增加,1999~2007年之间城乡用地和耕地一直呈增加趋势,水域和盐碱地的减少速度显著,2007~2011年城乡用地的增加速度从1990~1999年的10.52%降到2.46%,1990~2011年3个时段的内的综合动态度分别为1.03%、0.93%、1.42%。(2)研究区城乡用地与耕地呈强正相关性,水域与未利用地之间、未利用地与草林地之间存在强正相关性关系,城乡用地与水域、未利用地、草林地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关系,耕地与草林地呈强负相关性。(3)城乡用地小面积转化为未利用地和耕地;未利用地和盐碱地转化水域的比例大;耕地、草林地与盐碱地转化未利用地的贡献大;耕地方向未利用地和草林地转化耕地的面积最明显;草林地方向水域和未利用地的转化最明显;盐碱地方向水域、未利用地、草林地的转化面积大。从景观格局方面看:(1)1990~2011年城乡用地的斑块指数基本上保持4个斑块指数,斑块密度基本上保持0.006状态,最大斑块指数一直呈增长趋势,斑块形状指数呈波状状态。水域的斑块指数呈快速下降趋势,斑块密度指数随着斑块指数而减少,最大斑块指数1999年以后呈减少趋势,1990~2007年斑块形状指数呈减少趋势可2007年后开始增长。未利用地从1999年开始呈快速减少趋势,斑块密度指数始终保持下降趋势,最大斑块指数1999年后开始减少,斑块形状指数1990~2007年快速减少。耕地斑块数量在1990~2007年之间保持增长趋势,斑块密度随斑块数量而变化,最大斑块指数一直呈增长趋势,斑块形状指数呈波状状态。草林地斑块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斑块密度从1999年以后一直下降,最大斑块指数波状状态增减,斑块形状指数始终保持下降趋势。盐碱地斑块指数从1999年后保持下降趋势,斑块密度与斑块数量保持同步,最大斑块指数从2007年后开始增长,斑块形状指数从1999年后开始一直下降。(2)由1990~2011年的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可知,斑块数量一直减少趋势,斑块密度指数随斑块数量而减少,最大斑块指数从2007年以后从下降趋势变增长,斑块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Shannon多样性指数一直下降趋势,多样性指数从199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Shannon均匀度指数始终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