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eb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颈静脉孔区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该区肿瘤的彻底切除与毗邻重要结构的保护矛盾突出,手术风险极高。目前常用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方式,往往因胸锁乳突肌和乳突部分切除而导致乳突区、上颈侧区组织缺损从而导致术区积液、塌陷变形甚至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深入研究颈静脉孔区解剖,寻找更好的新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当务之急。针对临床上遇到的这一难题,我们拟通过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成型的方法,在不影响肿瘤显露、切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完整结构并实现解剖复位。研究包括解剖和临床两部分。该研究拟通过尸头解剖来论证这一假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测量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及其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成型的操作安全范围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并通过反复的尸头解剖评估该改良入路中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以及术域扩大所涉及的重要毗邻结构而进一步明确该改良入路的可行性,为二期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解剖学研究基础。材料与方法:对6具(12侧)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湿性标本进行解剖前处理,其中5具标本按照福尔马林防腐固定,酒精浸泡,血管解剖,灌洗及颜料灌注的流程进行准备,1具进行冲洗,血管灌注后予以低温冷冻保存,备用。1.切口设计:耳后C形切口,上至耳廓最高点上方,下至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2.设计并制作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观测肌骨瓣支配神经及其距乳突尖的距离,评估术后胸锁乳突肌萎缩风险;3.观测肌骨瓣与周围重要毗邻结构之间的关系,包括面神经岩骨段、茎乳孔、面神经干、椎动脉、颈动脉鞘等与肌骨瓣的位置关系,测量相关距离,评估肌骨瓣制作过程的安全性;4.模拟保留该肌骨瓣的改良入路,对颈静脉孔颅内、外口进行显露,观察改良入路对颈静脉孔的显露程度;5.将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复位,观察局部组织解剖复原程度。6.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cm表示。结果:1.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的设计和制作:肌骨瓣乳突部以上项线为上界,乳突基底为下界,乙状窦缘为内界,离外耳道后壁1cm为外界。胸锁乳突肌未离断,始终附着于该肌骨瓣乳突部分的表面。用铣刀铣开上、内、外及部分下界,从上至下将肌骨瓣乳突部基底骨折、游离,形成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2.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的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运动神经来自副神经,从颈静脉孔出颅后在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在颈内动、静脉之间行向后外穿入胸锁乳突肌上段,在肌深面多与枕动脉的胸锁乳突肌肌支伴行,经胸锁乳突肌深面继续向外下斜行进入斜方肌深面,支配此二肌。3.保留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的改良入路在本实验模拟手术过程中实现了对颈静脉孔颅内外口的充分显露。4.肌骨瓣制作过程中与面神经垂直段、颅外段、茎乳孔、颈动脉鞘、椎动脉等毗邻结构保持了稳定且充足的距离,上述结构在肌骨瓣制作过程中均未受损伤。5.乳突骨质与胸锁乳突肌未被破坏缺失,复位后对局部结构实现了完整的复原。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成型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当中具备可行性与安全性,具有以下特点:1、在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的制作及颈静脉孔解剖显露过程中毗邻重要结构未受损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应用了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的改良入路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过程能够实现对颈静脉孔颅内、外口的充分显露,该改良入路具备可行性;3、通过制作胸锁乳突肌-乳突肌骨瓣,使得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原有的解剖结构与外观形态得以保留,能有效避免术后因局部组织缺损所导致的乳突区和上颈部塌陷、术区皮下积液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其他文献
背景:炎症参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白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它在冠心病(C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可以预测CAD患者的预后,然而,极少关于它在老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参数与心血管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此研究入选了本院收治的1299例年龄≥6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范
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小耳畸形中最常用的两种材料:自体肋软骨及Medpor支架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分析,在查询了既往的临床数据及文献之后,经由多个维度去比较二者的特性,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用于为一线工作的整形外科医师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效果。资料与方法:通过对Pubmed、Cochrane,Library、知网、万方医学等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对从2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双癌(SEOC)患者的临床、病理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生存的预后因素,为这种相对少见的妇科肿瘤的个体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7年-2019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30例符合诊断原发双癌标准的SEOC患者,要求其临床病史、随诊资料完整,经病理学专家复核病理诊断,建立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研究SEO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
目的目前认为小耳畸形是环境及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环境致病因素进行探讨,但尚未得出决定性的结果。因此,我们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来探索先天性小耳畸形与环境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于PubMed、EMBASE 及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自 2000 年 1 月至 2020年10月期间发表的
背景:Crouzon综合征(CS)是最常见的颅缝骨病综合征,常伴有眼部,呼吸和听力系统并发症。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变化,如眶腔变浅,代偿性突眼及眶距增宽,引起眼球脱位,暴露性角膜炎,斜视等疾病。另一方面,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问题。CS患者常因其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HS)的表现,偶见智力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的发生。
目的:卵巢癌初诊时多为晚期,已发生广泛转移。卵巢癌转移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能调控细胞代谢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挖掘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探索靶向转移关键靶点的精准治疗方法是卵巢癌临床诊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献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泌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常呈低表达而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同时,GDF15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
目的:分析Le Fort Ⅲ牵引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患者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和睡眠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术后中面部骨块移动与上气道改变之间的关系,尝试找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7例4-18岁Crouzon综合征患儿。按照我们的治疗策略,全部患儿接受Le Fort Ⅲ型截骨术和外支架牵引成骨术治疗。术前术后监测呼吸睡眠
研究目的:1.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进行评估与测量;2.统计分析测量结果,评估健侧与患侧不对称的形态特点,总结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畸形形态特征。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头颅CT;利用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Mimics软件中建立颞骨模型,进行患侧颞骨模型结构评分,获取颞骨模型的整体结构参
[背景]导致面部衰老的主要原因包括组织容量减少、松弛和皱纹加重等。面中部是视觉的集中区域,该部位的年轻化在面部整体的年轻程度中占有重要比份。对于容量缺失导致的面中部衰老,自体脂肪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面中部脂肪室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在该处实施脂肪移植提供了指导。目前,关于面中部脂肪室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眼轮匝肌下脂肪室和颊内侧深脂肪室,对颊脂垫的解剖及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导致了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获得型耐药,大大影响了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效果,研究如何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逆转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耐药对肿瘤的长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室前期研究,利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抗烯醇化酶 1(Anti-alpha-enolase,anti-ENO1)抗体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处理胃癌PAMC82细胞,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