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不见的人》与非洲裔黑人民俗文化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一经问世便被评论家和读者赞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这不仅仅是因为该作品深层次地展现和描绘了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失去身份的哀伤和探寻身份的艰辛努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无名主人公的故事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困境.埃里森在小说中成功地向读者呈现出了主人公的生存悲哀;他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因为与他接触的人"只能看见他的四周,看到他们自己,或者看到他们想象中的事物,惟独看不见他."埃里森何能如此深刻地捕捉到人们的生存现状?该文作者以为黑人民俗文化是为关键.该篇论文研究探讨了埃里森如何在小说中通过汲取黑人民俗文化,如黑人民间故事,恶作剧者形象,和布鲁斯等来生动地展现主题.该篇论文认为,埃里森通过娴熟地运用黑人民俗文化,成功地将过去与现在相连,将黑人期民翼的美好生活与现实世界中的悲惨生活相强烈对比,小说中或是和谐或是对比的多种声音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彰显了失去身份这一主题,使得作品丰富而又深厚.该文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小说中包含隐指的民间故事,详细分析了"混战"和"工厂医院"两个情节,探讨了埃里森如何出色地用黑人民间故事作为暗指文本来成功地表达黑人在一个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所遭受的种种屈辱和压迫,来生动地展现主人公失去身份的悲哀.第二章详细剖析了小说中出现的恶作剧者形象:特鲁布拉德,主人公的祖父,和赖因哈特.特鲁布拉德主要体现恶作剧者形象的黑人男性性欲特征;主人公的祖父表现了恶作剧者人物形象的欺骗特征;而赖因哈特则展现了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三个恶作剧者形象共同链接组成了世代黑人的群像图,而这一全景群像图与无名主人公的故事相结合,雄辩地指出了黑人饱受歧视,摧残,失去身份的痛苦经历.第三章重点讨论了小说中出现的布鲁斯.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充满了布鲁斯.在序言和结语中,在特鲁布拉德,惠特斯特劳以及玛丽等等片段里都渗透了布鲁斯.作为另一个美国,作为黑人性的体现,融于小说中的布鲁斯表达或帮助表达了黑人的苦难和哀伤,安慰和鼓励,勇敢和信念等等复杂情绪,使得小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文本,共同讲述了黑人身份的丧失和对身份的艰辛追求这一痛苦的经历.结语部分指出通过采用黑人民间故事,恶作剧者形象和布鲁斯等技巧,《看不见的人》展现了对于非洲裔美国黑人而言,历史是一漫长而又苦难的艰辛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美国黑人经受了种种剥削和非人的奴役.对于他们而言,作为一个饱受压迫,深受周遭白人忽视的民族,历史的寻求即是寻求"人生自由与完整,寻求作为非洲裔的美国人,作为一个双重种族,双重文化的民族,个体自身和民族整体的完全发展与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个性特点和创作思想的主要方面以及他笔下所塑造的"准则英雄"形象之内在联系的论文.该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太阳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九月初,名为《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的博伊斯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是德国著名艺术家,他以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
语言从来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总是会和其他语言发生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接触。作为语言变化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语言接触导致语言的变异并加快了其速度。这种变异反映在语言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吃早餐的青少年比习惯不吃早餐的同龄人更苗条。这项调查出自明尼苏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耗时5年,调查了2200多名十多岁的孩子后发现,经常吃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