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高等真菌及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七章组成,前六章分别论述了八种高等真菌(发酵液或子实体)及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它们为: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芳香喇叭菌(Craterellusodoratus)、黄粉末牛肝菌(Pulveroboletus ravenelii)、橙黄网苞盘菌(Aleuria aurantia)、壮丽环苞菇(Catathelasma imperiale)、黑盖地花菌(Albatrellusyasuda)、红黄褶孔菌(Phylloporus thodoxanthus)、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锥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thyrsoideum)和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最后一章为综述。   利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凝胶等分离材料结合中压制备(MPLC)和高效液相制备(pre-HPLC)等分离技术,通过核磁共振(包括1H_和13C-NMR,HMBC,HSQC,ROESY)、质谱、紫外和红外等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了133个不同的化合物,包括31个新成分。新结构涉及多焕类、viscidane二萜、血苋烷倍半萜杂七碳化合物、pulvinicacid衍生的真菌色素、没药烷倍半萜、瑞香烷二萜、戊醇衍生物和grifolin衍生物等。并通过与外单位合作,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活性测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为从斑玉蕈(H.marmoreus)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viscidane型二萜,该类型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特产于澳大利亚的苦槛蓝科(Myoporaceae)喜沙木属(Eremophila)植物中,这是继2005年从苔藓中分离得到后首次从高等真菌中分离得到。从黄粉末牛肝菌(P.ravenelii)中分离得到的新pulvinic acid衍生的真菌色素是这类较为罕见骨架的第三个天然产物,初步活性研究发现,它对谷氨酸受体亚型之一的a-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受体)有很好的激动作用,能提高突触传递,改善脑神经信号传递,为治疗老年痴呆及其它记忆障碍神经系统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该类型的黄色色素也是此种蘑菇菌柄呈黄色的物质基础。从锥花三宝木(T.thyrsoideum)中发现了7个新的瑞香烷二萜,有3个化合物在其六元环上通过12,13,14位的连接形成了原酸酯基团,此种连接方式在该类型二萜中是首次发现,新化合物中有两个显示了明显的抗HIV-1的活性且其治疗指数(TI)都大于70。   第七章对截至2011年一月份,蘑菇属也称伞菌属(Agaricus)中分离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化合物的来源、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182例,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身
目的:总结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PFNA在非骨科牵引床闭合或小切口切开辅助复位内固定。结果:所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就其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为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
目的: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在院前急救心脏骤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150例共收治的150例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
要打造中职政治卓越课堂,就要清楚中职政治卓越课堂的指标是什么?要弄清楚打造中职政治卓越课堂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构建中职政治卓越课堂的根本保障是优化课堂的教学
目的:总结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病例20例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中,接受保守治疗6例,其中2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保守治疗失败
目前,各地技工院校正在推广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从事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及后勤服务工作多年,我谈点儿关于这方面的体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我们国家各地技工院校呈现出教学效率低
国际技术贸易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股世界潮流,如技术引进、补偿贸易等,国际技术贸易契约正是随之而兴起的一个文书群落。一、成套设备引进文书群成套设备引进交易,属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要求广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以教学过程为出发点,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如何把握学生的主体性作一些有益探索。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