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状”、“关白”视角下的唐代御史弹劾问题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史上,御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以及官僚制度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且是成熟的典型的监察制度。御史制度至唐朝藉由政治上的大一统以及律令制度的完善而发展至鼎盛阶段。从御史群体与御史台机构身上,足以彰显传统法文化之精华,亦可窥视其劣根性。研究唐代御史弹劾问题,“进状”、“关白”制度是无法绕开的话题,“进状”指的是御史在弹劾官员前先将奏本呈送君主听候其审批,若君主批示同意,御史便可以在朝会上公开上奏弹劾,否则就不能弹劾。玄宗朝时中书门下成为国家权力中枢,取得审核“进状”之职权,“进状”的对象由此发生变化,御史弹劾官吏前须先“进状”中书门下,并“听进止”。“关白”指的是御史在弹劾官员前先将欲弹劾的官员及具体情形向御史大夫及御史中丞汇报,待其许可后再行弹劾。“进状”、“关白”原本并不存在,但到中宗和玄宗时期却相继出现,其制度化原因复杂多样,皆与唐王朝政局变动息息相关。它们源于唐代统治者对武则天统治时期御史职权的膨胀与极端弹劾行为的反思,也体现了皇权与官僚权力的斗争及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动。“进状”、“关白”程序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推动主体的特殊性、规范与实践的差异性等三方面特征,直到唐后期不见于史料。其发展脉络充分体现唐代御史监察制度乃至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复杂性,折射出传统监察制度的局限性。深入分析“进状”、“关白”的制度流变及历史动因,对全面认识唐代御史弹劾权的演化及唐代政治的兴衰乃至当代国家监察体制的完善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
其他文献
视觉工作记忆系统可以帮助人们短暂的存储外界输入的感知觉信息,并在各种精细的高级认知任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相似性则是个体将存储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表征进行分类的
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998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1平方米左右 ,基本告别了住房短缺阶段。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从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管理曰益凸现,有人预言21世纪的管理就是文化的管理。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没有文化的引领,思想的统一,肯定是一盘散沙,各自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有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定位?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去顺应市场自我发展。沈阳市房屋土地综合开发公司 ,在实践中探寻了一条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 ,合肥市在清理建设项目收费 ,理顺商品住房价格 ,促进住房消费方面作了很大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由于目前合肥市在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流通环节中仍然不同程度存
应收帐款,是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买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帐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公司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
清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的时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巅峰的关键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鄂西土司作为鄂西民族地区地方政权的统治者,由中央
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在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小城镇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怎样汲取大中城市在城市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而不重蹈覆辙是极其必要和极为重